ID: 8798271

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1321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节,湿地,资源,开发,保护,洞庭
  • cover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湘教版 必修1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生活链接] 2019年6月10日,黑龙江省湿地日暨扎龙自然保护区建区40周年主题活动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举行。扎龙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最多的繁殖栖息地,是我国第一个以丹顶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多年来,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和人为干预措施,有效遏制了过度开发湿地资源的破坏行为,实现了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了解: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 知道:湿地的概念,分布特点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应用:掌握分析某区域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途径,并探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人地协调观:调整人类活动,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综合思维:总结湿地的环境效应和地球之肾功能;分析湿地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区域认知:理解不同区域湿地价值的差异,湿地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调查家乡有无破坏湿地的现象,分析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 夯基固本 一、湿地概述 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3.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我国湿地的分布 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自我探究] 海洋是湿地吗? [答案] 海洋、森林和湿地是世界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有水但水较浅,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是湿地,海洋不是湿地,而是和湿地并列的生态系统之一。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价值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三、湿地资源问题 1.原因、表现及危害 (1)原因: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 (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2.案例———萎缩的洞庭湖 (1)原因 (2)危害 ①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涝灾害加剧。 ②发生航道断航现象。 ③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四、保护湿地 1.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措施 地区 具体措施 洞庭湖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措施 三江平原 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自我探究]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湿地面积不减少吗? [答案] 保护湿地不仅要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少,而且要保证湿地的质量:水源的多少、水质的好坏、物种的多少等,进而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河流、湖泊属于陆地水体,不属于湿地 C.湿地属于土地类型,不包含浅海区 D.稻田是人们引水灌溉形成的,不属于湿地 答案 A 解析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它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使“八百里洞庭”退居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汇入洞庭湖的泥沙增多,洞庭湖湖床抬升,加之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水面缩小。 [教材P42活动] 我国湿地的空间分布特点:(1)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