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匀变速度直线运动的研究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及其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式及其应用。 难点:1 .应用v-t图像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的灵活应用。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vt对应着v-t图像中的矩形面积。 ⑵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及其简单应用。 ⑶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及其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函数图像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结论正确类比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分析问题的品质。 ⑵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⑶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增强科学能力的价值观。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t v v t 0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应v-t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应v-t 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否也 有类似的关系? 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t v v0 t vt 0 ? … 物理思想方法--估算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利用这个模型的规律进行近似运算,得到接近真实值的估算结果。 问题: 我们怎样对“匀变速运动小车的运动规律”中的总位移进行估算? 将总时间t分为若干个⊿t, 在⊿t 的时间内,将小车的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利用 x=vt 计算每一段的位移,各段位移之和即为估算结果。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探究 问题: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求经过4s运动的位移。 (从事实可知,此运动的位移为56m。) 探究过程1:将此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两段即⊿t =2秒 探究过程2:将此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即⊿t = 1秒 探究过程3: 将此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8段即⊿t = 0.5秒 (从事实可知,此运动的位移为56m。) 问题: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2m/s2,求经过4s运动的位移。 ⊿t越小,误差越小,估算值就越接近真实值 思考: ⊿t的取值与估算值的准确性有何关系?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探究 探究过程1: 将此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两段即⊿t =2秒 探究过程2: 将此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即⊿t = 1秒 探究过程3: 将此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8段即⊿t = 0.5秒 问题:1、怎样利用v-t图描述上面的探究过程? 2、通过对v-t图的研究,发现什么规律?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探究 在⊿t→0时,误差很小,估算值非常接近真实值,此时v-t 图线与 t 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值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t v v0 t vt 0 ? … 由v—t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为求出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可将时间t划分为许多小的时间间隔⊿t ,设想物体在每个⊿t 内都做匀速运动,而从一个⊿t 到下一个⊿t,物体的速度跳跃性地增加.每个⊿t 内物体的位移,其数值就等于所对应的长方形面积;物体在时间 t 内的位移,其数值就等于这许许多多长方形面积之和. 当每一小段的时间间隔无限减小(⊿t→0 ),这平行于t轴的折线就趋近于物体的速度图线,则速度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通过图象研究运动规律 t v v0 t vt 0 梯形“面积”: 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 v0 ,末速度 vt ,求经过时间 t 的位移是多少? 运动规律一 例1 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10s后速度达到12m/s,则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