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10808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说课稿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20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0-2021,学年,人教,语文,必修,9课
  • cover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荀子的《劝学》。 《劝学》是人教版、必修三、古代议论性散文中、文质兼美的作品———形式方面,对比说理、比喻论证的方法,让人拍案叫绝;内容方面,作者所讲学习的作用、方法、意义,对今人仍有很强的教益。这样的文章对正学习议论文写作的高一学生来说犹如及时的春雨。他们学起来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加上这些学生已有文言基础和文言自学能力,所以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我来说一下学习目标的确定,《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必修文言阅读鉴赏有如下表述: 1、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教学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作品。 2、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据此,我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掌握“绝、强、假、望”四个文言实词,““而、于、焉”3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说理的方法;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注释与工具书掌握理解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课堂练习对其举一反三,即“自学法”;通过多层次的阅读来提高理解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即“诵读法”;通过质疑、讨论理解作品内容价值,评价作品意义与局限,也就是常说的“合作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落实目标部分,我设置了两个环节———导入”和“五步诵读教学实践模式”,“五步诵读教学”是我这一节课的核心、也是我这次说课的灵魂。 我这一节课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 ??俗话得好“听人劝,吃饱饭”,刘邦听得萧何劝,面对陕西的美女咽了咽唾沫(tuò mo )、面对阿房宫的珠宝流了一点口水,然后“籍吏民,封府库”以待项王,学会了暂时的收敛,获得了稳固的江山。我要说是:“如何劝人,学问很深!”触龙为说赵太后,欲擒故纵,邹忌讽齐王纳谏,推己及人,孙权为勉励吕蒙学习,现身说法,孟母为劝儿子读书,引刀断织……今天我们来学劝动古今无数学子的劝人绝学《劝学》。(板书“劝学”之后要告诉学生———文言实词“劝”有“说服”和“勉励”两个意思。“劝学”是“勉励学习”的意思。) 此导入设计理念:学生们普遍认为,古文难学,枯燥乏味。想改变这一点,老师就得充分利用自己古典文学的深厚素养,用经典文章,名人故事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步入古文殿堂。巧妙利用“劝”的双重含义导入,会让学生对这一重要实词记忆深刻。适时的幽他一默,也是活跃课堂氛围法宝。 下面重点介绍我的“五步诵读教学实践模式”,“五步诵读”即“试读、范读、赏读、译读和悟读”,正所谓“五读俱全,文言不难”。 第一步:自学释疑,学生试读———给同学15分钟的时间,阅读导学案“知识卡片”,了解作家、作品;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试读文章。试读要求是“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我这一步的设计理念是:授之以渔,注重引导。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在“讲”字上下功夫,这显然是不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为了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老师就得转变角色,少唱“独角戏”。让学生自己动手翻阅工具书,查找语文资料。让学生自己总结文言基础知识,寻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学生“释疑,试读”的过程中要耐心聆听,认真指导。比如,从试读中发现学生读音、句读方面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纠正。 与“释疑,试读”环节配套的是《《劝学》导学案》目标检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