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名人名言 这些看起来天壤之别的运动,遵从着一条相同的科学规律———动量守恒定律。 想像远比知识重要,知识有涯,而想像能环抱整个世界。 ———爱因斯坦 生活实例 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撞车 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打桩机打桩 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钉钉子 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飞鸟撞飞机 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打网球 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拳击 问题起因 大量事实表明,A、B两物体碰撞后,速度发生了变化,当改变A、B两物体的质量时,速度变化的情况也有所不同。那么,碰撞前后存在什么不变量呢? 最简单的碰撞情形: A、B两物体碰撞前后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即一维碰撞。 探究目标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实验思路 1、建立模型:实验必须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个物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沿同一直线运动,且方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怎样测量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的速度? 测速原理1 光电门测速:测出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滑块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L/t 气垫导轨 碰撞滑块 光电门 L 单摆测速:设摆绳长为L,测出摆角θ和β,机械能守恒可得速度为 橡皮泥 θ β 保证两绳等长 测速原理2 橡皮泥 打点计时器测速: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可得速度为 v =⊿X/⊿t 测速原理3 频闪照片测速:分析频闪照片中A、B滑块碰撞前后的位置情况,设频闪时间间隔为⊿t,可得速度为 v A=XA/⊿t 测速原理4 h h 斜槽末端切向水平 平抛测速:测出碰撞前后各球落点到O间的距离XOP、XOM、XON,各球空中运动时间均相同,设为⊿t,可得速度为 v =XOP/⊿t 为防止碰撞中A球反弹,有mA>mB 落点确定: 测速原理5 平抛测速的其他方案 需测球的直径 测速原理5 碰撞可能有很多情形 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相碰撞,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物体相碰撞。 2、两个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物体相碰撞,一个运动物体与一个静止物体相碰撞。 3、碰撞时可能中间通过弹簧接触,碰后分开,碰后也可能粘在一起不再分开…… 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的情况下都不改变。 实验猜想 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探究表明,A、B两物体碰撞前后的不变量为: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研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已知光电门的宽度为L,两滑块质量分别为mA和mB,开始时滑块A和B相向运动,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各自为⊿tA和⊿tB,碰撞后,滑块B和A先后以⊿tB’和⊿tA’ 经过右侧光电门,如果实验中测出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和速度乘积之和保持不变,则可用题中条件写出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则(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且等长 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 球碰前的速度 C.两小球必须都是钢性球,且质量相同 D.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 (2)已知两球A和B的质量之比为2:1,如图所示,开始时A球从与竖直成450角的位置静止释放,之后两球粘在一起向右摆动,最大摆角为300,如果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是±4%,试分析碰撞前后两球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否保持不变? ABD 1.531m√gL 1.553m√gL 1.4% 课堂练习 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测得小车A的质量为3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