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14540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专题(新高考广东专版)专题4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学基础(课件+word文档)

日期:2024-05-1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172475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基础,2021届,遗传,+word,课件
    (课件网) 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学基础 核心问题梳理 核心概念落实 核心素养达成 专题作业 本课结束 答案 0 提示 解析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学基础 [核心素养] 1.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尝试寻找证据解释现象,学会运用证据解释现象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探究DNA的复制过程,尝试运用证据解释现象,学会运用证据解释原理的科学思维方法。3.基于对DNA的结构特点以及DNA半保留复制机制的理解,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核心问题梳理 考点1 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 1.格里菲思的实验结论和艾弗里的实验结论分别是什么? 提示: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转化实质是什么? 提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3.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上述哪个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原因是什么? 提示:设计思路:设法将DNA和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原因是艾弗里实验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依然有人对实验表示怀疑;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把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更具有说服力。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是什么?采用的什么技术手段? 提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1)标记噬菌体;(2)噬菌体侵染细菌;(3)搅拌、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物;(4)分析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5)进一步分析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的放射性。技术手段: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5.如何标记噬菌体? 提示:先标记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标记的大肠杆菌。 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提示: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7.32P标记的一组在上清液中出现了放射性,原因是什么?35S标记的一组在沉淀物中出现了放射性,原因是什么? 提示:32P标记的一组在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是:(1)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搅拌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2)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35S标记的一组在沉淀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是: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8.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每一种生物只有一种核酸是遗传物质吗? 提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每种生物只有一种核酸是遗传物质,DNA或RNA。 考点2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真核生物DNA复制的时间、场所、条件、原则和特点是什么? 提示:真核生物DNA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场所:真核生物为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生物主要为拟核;病毒为宿主细胞内。条件:模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