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15055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9课《枣儿》教学设计实录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542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 cover
《枣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是新时期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因此,教读这个话剧小品,重在领悟剧本中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理解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从而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及主题 教学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课堂,营造气氛。 这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反映出了走与留,发展与落后之间的矛盾冲突,母亲为改善家境,必须外出赚钱,孩子和老人被迫留守家园,遭受离别与孤独之苦,那究竟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让我们再次研读话剧《枣儿》,看看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吧! 二、初读文本,把握剧情,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1、学生默读课文并试着概括剧情。 提示: 概括剧情要求:语言精练,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人物各自的感情。 小组交流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师:老人在等待他的枣儿回来吃家乡的枣;男孩期盼爹回来,吃留给爹的枣。他们使劲喊,娃不答应,爹也不答应。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2、说说对文中老人和小孩形象的认识及其情感。 学生讨论明确: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空巢老人)。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也是留守儿童的代表: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三、分角色片段朗读,分析冲突,理解主题,渗透法制。 师屏幕上打出有关“矛盾冲突”的理论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种以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 可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正是有了一对对矛盾冲突,戏剧才精彩耐看。 师:那么,这里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呢?冲突的双方是谁呢?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话剧的高潮部分(一人读男孩的话,一人读老人的话,一人读旁白,一人读开头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