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 必修2 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从当朝皇帝到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吃满汉美食,住深宅大院;平民百姓则粗食布衣,住普通民居。当时,无论服饰是否华丽,都以中国自产棉布、丝绸缝制;无论食物是否精美,都为各地自产之物。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还舶来一些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有人穿西服,有人穿粗布大衫,还有人穿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 中山装,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 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旗袍 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各地城镇中多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习惯,如南方人喜吃米饭、海鲜;北方人喜欢面食、肉类。各地还有一些风味点心或菜肴。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一起吃西餐的一种时尚。 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一起吃西餐 随着中国开设通商口岸越来越多,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设立了外国人的使、领馆区。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北京的传统四合院和新建的小洋楼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历史纵横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漸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民国政府还领布法令,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以代替中国传统历法①,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 与大城市相反,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农民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遇到灾荒,流离失所,冻饿而死于路途中是常有之事。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从20世纪50~ 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家具陈设只有床、饭桌、椅子等必需用具。那时候,由于物资比较匱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粮票、布票和油票 历史纵横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女孩子喜欢穿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言”,花布衣衫或花布袄是中青年女性的衣装。“文化大革命”时期,从红卫兵小将到女民兵,都以着军装、戴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当时大力提倡艰苦补素,加上衣料要凭布票购买,人们的衣服很少,衣裤多洗得发白,补了又补,成为“时尚"。衣殿式样和衣着习惯在“文革”时期一度成为思想是否进步的一个标准,有的爱美女性就因穿着时新鲜艳,被指责为资产阶级情调。蓝、黑、灰、绿色调充斥中国街头。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