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22804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测试卷 (含答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13143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连续性,答案,试卷,专项,阅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_____ (一) 某校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统计表 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至少写三条。 _____ _____ 2.你认为该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好吗?如果不好,请提出两条建议。 _____ (二) 【材料一】明清之后儿童的颈上多了一种饰品———长命锁。其实,它是由古人佩戴“长命缕”的习俗演变而来。在讨论端午节习俗时,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有佩戴长命缕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岁时广记》等古籍记载,自汉代起,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 【材料二】百家锁是小孩的家人挨户乞讨,每户要得一文钱,然后把这些钱另铸成一把锁挂在小孩脖子上,为的是用百家福寿锁拴住他的生命。这种做法在北方很流行,北京称为“化百家锁”。南方有种异曲同工的做法,把七粒白米和七叶红茶用纸包好,送给亲朋,亲朋还赠碎银,用碎银铸成锁,正面镌刻“百家宝锁”,反面镌刻“生命宝贵”,把锁系在小孩脖子上。 【材料三】在黑龙江地区,小孩出生后,产家要向街坊要来七色彩线和七枚大钱,把大钱用七根一股的彩线并排穿成连环形,一端饰以流苏,挂在婴儿项上,叫作“长命锁”。 1.理解下面的词语。 以避不祥:_____ 异曲同工:_____ 2.佩戴“长命锁”的习俗最早产生于_____,由古人在_____节佩戴“_____”的习俗演变而来。 3.“长命锁”在有的地方又称为_____,是孩子的家人向_____或_____讨来或换来的_____铸成的。 4.结合上面材料,说说这个风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企盼? _____ 5.有人认为以上这些风俗中含有较多的迷信色彩,我们应该摒弃它们。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风俗的呢? _____ _____ (三) 材料一 近些年,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据统计,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左右。垃圾分类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怎么做呢?第一步:给家庭配备不同功能的垃圾桶。第二步:垃圾分置。在厨房准备一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装丢弃的菜叶等。厨房里产生的并不一定就是厨余垃圾,建议在阳台或者厨房放置一个蓝色的垃圾桶装可回收的废纸、易拉罐、啤酒瓶等。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要放在红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破旧陶瓷品、一次性餐具等应放在橙黄色垃圾桶。 在垃圾分类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 “朋友”。有人曾经把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每回收1 吨废纸可造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材料二 厦门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行。如今,经过几年的实践,早已领跑全国。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接近100%,参与率达85%,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厦门居民垃圾分类只是福建省推行垃圾分类的一个 “美丽缩影”,正在引领着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1.根据材料,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是( ) A、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 B、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 C、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D、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垃圾分类先从家里垃圾分类开始,这是因为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 )左右。 A、10% B、 74% C、 60% D、 85% 3.下列有关材料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目前,厦门垃圾分类宣传很到位,市民参与率达85%。 B.厦门市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超过其他46个城市。 C.厦门居民垃圾分类正在引领着福建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D.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