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26203

教科版(2001)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案

日期:2024-05-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70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教科,2001,五年级,科学,下册
  • cover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教材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展开活动。它是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本课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物体沉浮的因素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只是很少关注到液体的浓度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在以往的实验中,还积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目标: 从教学实际出发,深挖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认知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原有认知经验确立重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认识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教学难点:推测及验证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验证实验。 五、教学材料准备 1、演示实验:马铃薯、两个一样的烧杯、。 2、学生实验:滴管一个、火柴、酒精灯、三脚架、金属碟、马铃薯块、食盐50克、白糖50克、装有100毫升温水的烧杯、搅拌棒、药勺、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策略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我综合运用了演示法、发现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对马铃薯的沉浮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 七、教学流程 (一)、实验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 由自然界中神奇的湖引出不会游泳的人也能享受在水面上漂浮的乐趣,要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我们用马铃薯来研究一下吧。(板题) 1、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马铃薯分别放在1号杯和2号杯,分析为什么会有沉有浮?(【让学生明确1号杯中是水,以此为基础分析不知名液体。降低学习难度,有利教学难点的学习】 2、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沉浮现象?(让学生大胆猜测是液体的不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学习新知 1、推测探究认识不同液体 ①、学生讨论:不知名液体和水有什么区别?(学生:加东西了)加了什么?水合其他物质混合形成溶夜,怎样把水和这种物质分开呢??(学生面露难色,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很多方案:闻、尝、晒、烧……讨论后形成共识要用科学方法;火烤。)【利用水和溶液的区别,引导学生把水分离出去。突破教学难点】 ②学生分组实验:对不知名液体进行加热、蒸发。 ③、分析推理:加热后留下的白色颗粒是什么?(学生猜是盐、白糖、味精等) 【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猜测,再动手做这一探究学习过程,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了发现,实现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完成对教学难点的学习】 2、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①、讨论:假如它就是盐,你怎么证明?(学生:加盐试试)(板书)盐该怎么放?实验时要注意什么?(盐的溶解、每次马铃薯的取出)【试验前的准备,以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效果】 ②、学生活动:按方案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各组巡视、指导。 ③、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浮了)全班交流马铃薯浮起来用的盐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