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31159

2021年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名著导读 《水浒传》(53张PPT)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021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年,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 cover
水浒传 书中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各自不同的故事,从他们一个个被逼上梁山、逐渐壮大、起义造反到最后接受招安的全过程。《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他们讲究忠和义,爱打抱不平、劫富济贫,不满贪官污吏,最后集结梁山,与腐化的朝廷抗争。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状况。 序幕:第一回,写一百零八个魔头出世,给作品蒙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开端:第二回,写高俅“乱上自作”,引出王进和九纹龙的故事。 发展:①第三回至第四十六回,写“官逼民反”,梁山英雄各自不同的身世经历以及义军小规模的联合;②第四十七回至第七十回,写梁山义军由小联合到大规模进攻: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攻打曾头市、智取大名府等。至此,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完全会齐。 高潮:第七十一回至第八十回,写梁山义军震慑朝廷,英雄排座次,两赢童贯,三败高俅。 继续发展和结局:第八十一回至第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接受招安,归顺朝廷。最后征田虎,讨王庆,打方腊。封官受爵,但最终被各个瓦解,走向失败。 梁山起义军发展历程: 1.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乱自上作”。 作品展示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具体刻画了以高俅、蔡京、杨戬、童贯为首的封建官僚贪赃枉法、互相勾结、无恶不作,但这些贪官的总后台就是徽宗皇帝,昏君佞臣组成的统治集团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反抗的怒火。所以,“官逼民反”“乱自上作”———才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2.热情歌颂农民起义英雄,赞扬他们的反抗意识和英雄气概。 《水浒传》思想上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它对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农民起义军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歌颂。一百零八位头领个个都是勇武智慧、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反抗黑暗的封建统治,对抗腐败的官府,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3.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 “招安”是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也体现了农民起义领袖思想上的局限性———宋江、卢俊义等人具有浓厚的“忠君”思想,他们又是梁山义军的主要领导,影响和左右着义军的发展趋势。宋江上梁山后,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梁山泊上高悬“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他们起义的原因是博取功名,封妻荫子。故“招安”是其必然选择,失败是起义的必然结局。 4.严重的忠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小说的局限性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具有浓厚的忠君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1.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水浒传》在前七十回中表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酝酿、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 2.善于描写人物。《水浒传》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总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其行动和语言显示其性格特征。 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在塑造人物时,作者既植根于现实,又把自己的爱憎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如吴用的机智过人,李逵的赤胆忠心,以及对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夸张的描写,结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 4.多用对比手法。在塑造人物时,作者亦多用对比手法。如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事件中,何九叔与郓哥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何九叔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处处预留退步,表现其世故机变而怯懦的性格;郓哥则好管闲事,反映其年轻好胜、幼稚天真而又好打抱不平的态度。 5.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水浒传》的语言,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