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31405

2021届高考备考化学二轮复习易错题:实验装置类选择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4913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1届,选择,装置,实验,错题,高考
  • cover
实验装置类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B.图乙、用Cu和浓硝酸制取NO C.图丙,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 D.图丁,比较Cl、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2.探究硫酰氯(SO2Cl2,易水解液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分解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甲中出现黄绿色证明分解产物中有 Cl2 B.装置乙可除去 Cl2 C.装置丙可证明分解产物含有 SO2 D.SO2Cl2 水解时生成 SO2 和 HCl 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中含有的少量Cl2 B.用图2所示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干,制备胆矾 C.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4.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5.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O B.实验室中配制加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C.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 6.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 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可能是( ) A.CO B.CO和H2 C.CH3CH2OH(气) D.H2 7.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溶液甲 固体乙 溶液丙 实验结论 A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 非金属性:N>C>Si B 浓盐酸 KMnO4 Na2S 氧化性:KMnO4>Cl2>S C 浓硫酸 Na2SO3 溴水 SO2具有漂白性 D 浓氨水 碱石灰 酚酞 NH3.H2O是弱碱 8.研究铜和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如下: ① ② 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铁丝表面迅速变黑,之后无明显现象 铜丝或铁丝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体, 品红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可用铜制容器盛放浓硫酸 B.②中铜丝或铁丝均有剩余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C.依据②,可推断出铜和铁与浓硫酸反应可生成SO2 D.①②中现象的差异仅是由于温度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9.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C.用图3装置直接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体积 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1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NH3 C.用装置丙进行喷泉实验 D.用装置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 11.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干燥的氨气 B.用乙装置收集并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及体积 C.用丙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1 D.用丁装置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12.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氮气与过量氨气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打开,关闭,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一小段,然后松开,活塞复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打开,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使过量的氨气与氯气混合时,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充分反应后,关闭,打开,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倒吸入试管内 D.实验室制备氨气和氢气可以用同一套发生装置 13.硫酰氯可用作杀虫剂,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沸点为。在潮湿空气中“发烟”;以上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长期放置也可分解。制备时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