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39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卷[下学期]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49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学期,初一,语文,第二,考试卷
  • cover
七年级语文(下)月考试卷 班 级_____ 姓 名_____ 分 数_____ 你能抄写地又快又好吗?(5分,包含卷面书写分) 鸟美在羽翼,人美在学识。 一、语基检测站———细心动手做做看。(23分) 1.以下是最近学过的词语,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⑴ 家yù_____户晓 ⑵ 义愤填yīng_____ ⑶ jiǒng____乎不同 ⑷ 人声dǐng____沸 ⑸ 鲜_____为人知 ⑹ 气冲斗_____牛 ⑺ 妇孺_____皆知 ⑻锲_____而不舍 2.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A. 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拟人 B. 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 C. 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反问       D.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3.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正确判断,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2分) 爱心是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有温暖;爱心是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 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 一泓沙漠中的清泉 C.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 一片冬日的阳光 4.上了初中,你一定读过许多中外名著中,在你读过的中外名著中,你最喜欢其中哪个人物?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3分) 你喜欢的人物:_____ 理由: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 相信吧,_____。(2分) ⑵《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2分) ⑶ 我们要表示“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之意的时候,可以用来源于《木兰诗》的一个成语_____来表达。(1分) ⑷ 在文章《邓稼先》中,作者杨振宁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准确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热情赞美了他勇于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1分) 6.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形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4分) 例句: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仿句:_____; _____。 二、阅读探析宫———等着你来显神功。(37分) (一)(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⑴ 或以钱币乞之 ( ) ⑵ 即书诗四句 ( ) ⑶ 邑人奇之 ( ) ⑷ 环谒于邑人 ( ) 8.指出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2分) A. 仲永生/五年 B.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9.找出与“忽啼求之”中加点词“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 A. 传一乡秀才观之 B. 不能称前时之闻 C.以钱币乞之 D. 余闻之也久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文:_____ ⑵ 父利其然也。 译文:_____ 11.方仲永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 1941年,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许多地方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 12月8日上午,暨南大学上课的铃声敲响了,郑振铎像往常一样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进教室,只是步履显得十分沉重。教室里依旧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他们仍然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摊开笔记,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