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39449

第1课《社戏》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88712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社戏,课件,49张,ppt
  • cover
社 戏 鲁 迅 怀念乐土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再也没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关于作者 PART 01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社戏》和同期的《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等同时出现在小说集《呐喊》中,它是最后一篇。“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于是用笔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 《呐喊》一共十四篇短篇小说,至少有十一篇写到小孩,但鲁迅笔下的小孩,一般都很悲惨。《狂人日记》《风波》里的小孩被父母打骂得很凶。《孔乙己》里的学徒被掌柜欺负得很厉害。《药》和《明天》里的小孩都病死了。《阿Q正传》里的小孩当了假洋鬼子的替罪羊,被阿Q骂作“秃驴”。《故乡》里的孩子们饱受小伙伴的分离之苦。闰土的几个孩子更是可怜。《呐喊》最后这篇《社戏》,画风大变,大写特写幸福的童年,这大概就是鲁迅本人对“救救孩子”这声呐喊的回应吧。一部《呐喊》,是以《狂人日记》“救救孩子———的呼喊开篇,再以《社戏》中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结束。鲁迅笔下的中国故事,因为《社戏》,就有了一条光明的尾巴。 关于课文 PART 02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社戏,是一种传统的风俗娱乐活动。社戏源于古代官社或私社的祭祀、庆祝活动,随着戏艺形式的多样化,社戏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绍兴的大部分地区以庙会戏为主,庙会戏是指在各种神道如关帝、包公、龙王、火神、岳五猖、城隍、土地公等诞辰祭祀活动中演出的戏。 NOW 自读课文,并找出: 文中你不熟悉的字和词。 这是一篇小说,你还记得小说的三个要素吗?你能在这篇文章中找出这三个要素吗? 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归省 行家 惮 絮叨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 叉港 蕴藻 家眷 皎洁 蹿 竹篙 漂渺 纠葛 欺侮 棹 xǐng háng dàn xù dao dài cuān duo fú chán chà yùn zǎo juàn jiǎo piāo miǎo jiū gé 正字正音 gāo wǔ cuān zhào 线索:到赵庄看戏。 文章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划分段落。 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①平桥概况;②伙伴游玩;③无船出行;④夏夜行船;⑤赵庄看戏;⑥停船吃豆;⑦深夜返回;⑧再谈吃豆。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是按照什么思路来写的? 第二部分 (第4-30节) 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一层 (第4-9节) 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二层 (第10-13节) 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三层 (第14-21节) 写在赵庄看社戏。 第四层 (第22-30节) 写看社成后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 (第31—40节) 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 (第1-3节) 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看戏后的余波 情节把握:课文具体写了几件事?详略如何? 随母归省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看社戏前的波折 月夜出航/月夜行船 船头看戏 月下归航(偷豆) 六一公公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