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49225

21《杨氏之子》教案(2课时 含反思课堂活动卡预学案)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834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杨氏之子,教案,2课时,反思,课堂,活动
  • cover
21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品味对话中的巧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和幽默。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在疏通句子时随文识字。“诣”读yì,不要读成zhǐ;“禽”是前鼻音。“梁”的上部右边是“刅”,不要写成“刃”;“禽”的最后两笔是撇折、点,不要写成“人”。 阅读理解 首先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借助注释理解句意,把握课文内容,进而读好句子的停顿。在此基础上交流对话中的巧思,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和幽默。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背诵课文。 积累运用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的语言风趣、幽默,可学习运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动漫。 2.制作教学课件。 3.搜集《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学生准备:阅读《世说新语》,搜集作者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活动1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第21课,共同去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2.教师板书课题: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 3.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杨氏之子”指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活动2 揭示课题,进行质疑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作者是刘义庆。 课件出示 《世说新语》:原称《世说》,亦称《世说新书》。南朝时期的小说集,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课件出示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撰有《世说新语》,记述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原有集,已失传。 2.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杨氏之子当时多大?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除了写杨氏之子,还写了谁?……)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小故事。 操作指导 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针对课题、主要内容或目标进行质疑,以疑带学,以疑引学,以疑问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 读通课文,扫清障碍 活动1 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尽量读通句子。 2.指导读音和书写。 课件出示———诣”读yì,不要读成zhǐ;“禽”是前鼻音。“梁”的上部右边是“刅”,不要写成“刃”;“禽”的最后两笔是撇折、点,不要写成“人”。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4.出示会写字的书写视频,学生观看笔顺演示,体会间架结构。 课件出示 梁  诣  禽 活动2 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播放朗读动漫,范读课文。学生边欣赏边标出停顿。 2.引导学生看着大屏幕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 课件出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多种形式朗读:同桌互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