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53774

9《枫树上的喜鹊》 教案+反思(2课时)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60887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枫树上的喜鹊,教案,反思,2课时
  • cover
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目标 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会写“好像、一直”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 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借助熟字“阴”读准“荫”;借助“刚”记住“冈”应该读第一声;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如“度———渡、阴———荫、掌———撑、并———拼、董———懂、安———案”;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如“每———母,刚、钢———冈”。“姨”字右边的撇注意与“弟”字的第七笔撇加以区别。“母”为独体字,可以同“每”进行比较,注意笔顺。 阅读理解 童话里的喜鹊可以是“喜鹊阿姨”,也可以是“喜鹊弟弟”,童话里的“喜鹊”会说话。课文别出心裁,解读鸟语,真正体现出“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先学习文中对鸟语的解读,再引导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大胆想象,尝试解读,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创情境,自由表达。体验中,学生触摸到了童话语言的特点,感受到了童话语言的魅力。 积累运用 课文运用句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展示了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知识的场景,结构整齐而富有节奏感,体现了喜鹊阿姨教得认真,喜鹊弟弟学得努力。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学着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平时自己身边的场景,在感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喜鹊头饰若干。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姨、弟”等4个字,会写“好像、一直”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1 播放视频,揭示课题 1.播放喜鹊在枝头鸣叫的视频,猜一猜:这是谁在枝头唱歌,它会唱些什么?(板书:喜鹊) 2.导入:喜鹊喜欢在大树上做窝,枫树也是它安家的地方。(板书:枫树上的)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童话作家郭风爷爷一起去看看他们村渡口旁的那棵枫树以及枫树上的喜鹊。 课件出示 生平简介:郭风(1917—2010),原名郭嘉桂。福建莆田人。1936年毕业于莆田师范学校,194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童话诗集《木偶戏》,散文诗集《蒲公英和虹》,散文集《你是普通的花》等。 3.指名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2 朗读课题,质疑导学 1.指名读题,教师相机指导:如果你能把“的”读得又轻又短,那就更好听了。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3.过渡:《枫树上的喜鹊》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读读这个故事。 操作指导 新课伊始,教师要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说说自己都听过哪些有趣的故事,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1.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用学过的方法识记。 (2)互读:把不好读的地方读给同桌听,互助读准难读字的音,读通课文。 (3)思考: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 活动2 汇报自学,相机导学 教师检查学生字词自学情况。 1.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dù yīn bì chēnɡ pīn mǔ ɡānɡ dǒnɡ àn 课件出示 渡口 绿荫 遮蔽 撑着 拼音 字母 山冈  懂得 答案 2.请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字音,教师相机指导: “荫、拼”是前鼻音,借助熟字“阴”读准“荫”;“撑、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