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学 设 计 七年级第三单元活动1家庭相册初了解 一、活动分析 本活动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制作家庭相册》第一个活动。兼顾了零起点的学生,所以活动首先介绍了软件的工作界面。具体内容上也只安排了一个任务,即制作相册封面,只设计一张幻灯片,任务量不大。为了提高制作家庭电子相册的效率,制作前,可以对已有的相册进行分析。本活动分以下2个阶段进行: 1、了解相册结构:打开“家庭旅游相册秀”电子相册,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2、制作相册封面:设置幻灯片版式,并通过设置背景、添加艺术字,完成电子相册的封面制作。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也学过了演示文稿的相关操作,对演示文稿并不陌生,仅完成封面制作难度不大,可能部分学生在艺术字的双色渐变格式设置有点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互助学习、教师演示、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本活动的一个重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为演示文稿设置背景效果。 (2)掌握双色渐变效果的格式设置和方法。 (3)能够根据作品的主题,设置合适的作品封面幻灯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家庭旅游相册秀”电子相册作品分析,明确电子相册制作的正确思路。 (2)通过封面的制作,掌握封面幻灯片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从已有作品的分析中,迁移出新的制作思想,启迪思维。 (2)通过相册封面的制作,培养作品制作的条理性并进一步提升美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电子相册中封面内容的作用。 (2)为电子相册制作合适的背景。 (3)艺术字填充效果的设置方法。 2、教学难点 (1)根据作品的主题,合理选择图片为背景。 (2)对艺术字设置双色渐变填充效果。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驱动法为主,指导学生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并结合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加以辅导,减少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对于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再通过演示集体讲解。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的5步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先激发学生制作电子相册的兴趣,然后再引出电子相册的结构,进而落脚在封面的具体制作上。引导学生看演示、听讲解、勤思考、多练习和加强交流完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准备 1、教学硬件环境准备:多媒体网络机房 2、教学软件环境准备:具备电子教室演示环境,可以给学生以示范指导。电脑安装有Office2003或以上版本的Office办公软件包。 3、教学素材准备:教材提供的相关素材、小游戏练习等。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铜陵”宣传片,让谈观后感。 师:这里只是选了几张铜陵照片,我们铜陵现在有许多美景。现在数码产品出现,手机的普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拍照,人人多有数不完的照片,如果像这样整理并配以文字介绍,是不是让别人更好分享? 播放家庭旅游相册。 1.学生观看并谈感受 2、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学生欣赏。 通过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演示、探究 了解相册结构 请同学们在欣赏完作品讨论后,阅读第63页“研究室”,回答下列问题: 相册通常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相册通常有哪两个部分组成?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并补充、总结。 3、学生运行PowerPoint软件,并参考教材认识制作软件。 教师课件展示Word界面和PowerPoint软件界面对比图。 二、制作相册封面、版式和背景。 1、教师课件展示相册封面、师生共同分析相册封面的组成。 2、设置幻灯片版式,教师巡视指导。 3、再次打开“家庭旅游相册秀”,看看背景有什么特点? 4、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