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69223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学案-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学案2份含答案)

日期:2024-06-1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9次 大小:275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高中,1章,2份,发现,因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案设计(一)    课标解读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规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自主探究 要求:通读教材P2~P7,完成学案。 一、孟德尔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方法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    传粉植物,而且是    受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    种。若人工去雄授粉,时间应为开花    (填“前”或“后”)。? (2)豌豆具有多对    的相对性状。? (3)生长周期    ,子代数目    。? 2.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怎样实现异花传粉?    →套袋→    →套袋?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1]如果在高茎(♂)×矮茎(♀)这个杂交实验中,应该对    进行去雄和套袋的处理。?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P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F1       高茎 F2      高茎  矮茎        3  ∶ 1 观察到的现象: ? 【课堂探究2】在纯种高茎(♂)×纯种矮茎(♀)这个杂交实验中,F1、F2的表型和比例是什么? 。? 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①生物性状是由      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 ③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进入      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 绘制遗传图解: P→F1:  绘制遗传图解: F1→F2: 3.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选材(测交):F1与      。? 预期结果:子代中       。? 实验结果:30高∶34矮≈1∶1。 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合,从而证明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4.得出结论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在形成配子时,      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教材P13第2段:遗传因子即    。? 【总结】 1.常用符号及含义 P:     F1:     F2:    ? ×:     ?:     ♀:     ♂:    ? 2.概念 (1)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相对性状:    生物    性状的不同    ,分为    和    。? 显性性状: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和    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作性状分离。? (2)纯合子和杂合子 (3)自交、杂交、测交 (4)正交和反交 3.假说演绎的步骤 三、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1.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亲本基因组成 AA Aa aa 配子种类和比例   2.亲代基因型和子代基因型、表型的关系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型 AA×AA AA    ? AA×Aa AA∶Aa=   ? 全为显性 AA×aa Aa    ? Aa×Aa AA∶Aa∶aa=   ?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   ? 显性∶隐性=1∶1 aa×aa    ? 全为隐性   【课堂探究3】 1.根据上表的推断结果总结规律:(假设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为A、a) 如果子代全为显性性状,则亲本之一的基因型必为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亲本的基因组成为    ;如果后代表型比例为1∶1,则亲本的基因组成为    。? 2.如果一株豌豆为高茎,怎样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四、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装有两种颜色彩球的小桶对应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哪一代个体?   ? 2.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 3.抓取小球时,要求    ,抓取后的彩球需    。? 4.抓取后的彩球组合,代表哪一代个体?   ? 5.预测实验结果:3种彩球组合为        ,比例为    。? 6.该实验模拟的是        。?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一、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