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69366

24诗词曲五首课件(共21+25+19+18+16张PPT)(5份打包)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82607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词曲,五首,课件,21+25+19+18+16,PPT,5份
    (课件网)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战争,带给普通人的,是深重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当一个十五岁就被迫离开家乡去从军,直到白发苍苍才拖着被战争摧毁的身体回到家乡时,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战争题材的古诗《十五从军征》。 导入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乐府诗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底层人民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铺陈,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品简介 《十五从军征》是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 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诵读课文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赏析课文 野鸡 众多的样子。这里形容坟丘众多。 给狗出入的墙洞 坟墓 路途 才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赏析课文 野生的谷子 这里指井台 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拿着 野生的葵菜 屋前的院子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赏析课文 同“贻”,送给 一会儿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什么诗? 叙事诗 思考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暴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和兵役的繁重。“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战争时间之久; 作者几十年来昼夜思家,愁肠几断,盼归不得,如今年朽力衰方得回归家园,心情亦悲亦喜。 始 夸张 精读课文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写出了庭院因无人居住而荒芜破败的景象,同时选取象征死亡的坟墓暗示亲人的离去。 远景 精读课文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近景 白描:以哀景写哀情,表达老兵心中的悲哀凄凉。 照应: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 荒凉破败的景象 侧面 从军时间之久,回乡已物是人非 精读课文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进一步突出老兵的孤苦伶仃的处境和心情,令人对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产生极度痛恨之情。 这两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几句诗暗指老兵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老兵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这几句诗也将哀景推向极致,为下文抒情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精读课文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出老兵“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写老兵的行动和内心世界。把一个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体现出老兵举目无亲的孤独、凄凉之情。 细节描写 精读课文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主要是讲了一个80岁的老兵退伍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