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多版本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哼唱并用打击乐器配奏主题音乐,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画面。 3、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教学难点】学生能积极、自信地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一)、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不光有他们各自的风俗特色与秀美风光,也有着地方代表的民间歌曲,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几首民歌,这些歌曲你熟悉吗?感受歌曲给你的感觉,尝试猜猜歌曲所属地区。 1、民歌欣赏 ①蒙古民歌 《牧歌》 音调悠扬,节奏自由,反映草原的辽阔与牧民宽广的胸怀。 ②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音上翘,异域风情,节奏明快。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 ③青海民歌 《花儿与少年》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青海民歌。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情绪:快乐,活泼) 2、介绍“花儿”、“花儿会” (1)你猜猜“花儿”是什么意思? 一是当地人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起源于男女青年的情歌,其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歌曲表达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称。 演唱“花儿”最有民俗特点的是著名的“花儿会”。据说每年农历五、六月间,正是每年高原的夏天草儿青青,麦苗肥壮最美的季节,与会者少则几千人,多则十几万人。各族男女老少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满怀喜悦的心情对歌赛歌,歌声此起彼伏,动人心弦,昼夜不息。歌声、笑声、掌声、喝彩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这里花儿指姑娘。 3、结语: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等)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管弦乐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出示课题《花儿与少年》 (二)、欣赏《花儿与少年》 1、感受(初听)全曲(结构) 课本P8 师:听这首乐曲前后有哪些变化?当你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请举手示意一下。 根据同学们刚才举手示意的情况,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ABA’ 2、听赏第一部分 (1)说说在下面三种图案中哪种最合适表现它的节奏感。(第三种) 可以用你的体态语言:如划拍、身体动作来表现出你对音乐的感悟。 思考:你觉得这段音乐速度? 感受到了姑娘小伙们怎样的心情?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同学们感到它的速度比较快,那我们来看看是因为什么才会让你有这种感受的? A节拍? (2/4) 出示第一主题: 1=F 2/4 B节奏型? (比较密,很多分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再次体验一下这种快节奏的感觉吧! ①师生一起哼唱主题一旋律,引导学生做体态动作:扭身体,点拍等,感受它的动感。 ②其实,情绪的变化与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速度与节拍的变化而带来的不同情绪表现。 (放慢速度视唱A段主题音乐,说说与原来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变得抒情,优美。) ③再回到原速,随音乐一起用“啦”哼唱旋律,此时,可提醒学生用手势划拍。 (3)作曲家们为了使音乐听起来更丰富,经常会交替变换乐器的使用,在这第一部分轻快而活泼的旋律,共演奏了3遍,每一遍的主奏乐器有何变化? (课本P8) ①双簧主奏(长笛、单簧管交相呼应)给人带来一种金属质感。 ②几种乐器交替加花演奏 ③小提琴主奏 除此变换乐器之外,还会有不同音色叠加时出现不同的旋律进行;相同旋律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