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80147

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下学期《项链》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39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华东师大,语文,高一,学期,项链,教学设计
  • cover
《项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 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 教学重点: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 教学流程: 导入 1.介绍莫泊桑及其主要作品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达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法国文坛。之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师居斯塔夫·福楼拜。10年间,他完成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个女雇工的故事》、《戴丽叶春楼》、《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在乡下》、《一次政变》、《绳子》、《老人》、《洗礼》、《穷鬼》、《小酒桶》、《归来》、《图瓦》、等。 莫泊桑的传世佳作大多是在1880-1890这十年间创作的。在这期间,他曾经自我调侃道;我像流星一样划进文坛。而自己的一生也如流星般短暂。但是毫无疑问,这颗流星是文坛最闪亮的一颗。莫泊桑自1880年起偏头痛的发作日趋频繁,右眼的调节功能全部丧失,心跳紊乱,再加上他放浪形骸,因而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情绪屡见不鲜。自1885年后,他转向长篇小说的创作,六部中除了《一生》外,其他五部都是这个时期的创作。 80年代末期,由于莫泊桑思想上阴郁苦闷与绝望情绪的加强,以及法国文学艺术中颓废倾向对他的影响,不仅他的作品中的批判力量锐减,而且他观察研究社会现象的兴趣也日趋淡薄。他变得越来越内向。因此,社会的主题消失不见了,而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现象乃至病态心理成了他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如《皮埃尔和若望》、《我们的心》。 在此以后,莫泊桑除了原有的诸种疾病外,神经分裂症渐渐恶化。1891年病情急转直下,求生的欲望使他四处求医,但又继续迷恋于放浪的生活。1892年1月2日,莫泊桑自杀未遂,渐渐失去康复的信心。五天后他被送入精神病院。1893年7月6日与世长辞,年仅43岁。 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写实方法是与他的现实主义典型化的艺术思想不可分的。他严格地把“逼真”和“真实”区分了开来,他摒弃照相式的真实,而致力于“把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图景表现出来”,他善于在那些粗糙、混杂、零散、琐碎的日常生活现象中进行选择,舍去对他的主题无用的东西,采用其中最具特征性的细节,以“突出表现那些被迟钝的观察者所忽视的,然而对作品有重要意义和整体价值的一切”(《论小说》)。在这一方面,莫泊桑与自然主义的实录性的写作方法有所不同,从而避免了这种方法所必然带来的繁琐拖沓的文风。 梳理玛蒂尔德形象的变化 1.小说情节围绕什么展开?情节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项链为假 2.在小说中哪些伏笔为项链为假结尾提供了情节的合理性? “欧亨利式结尾”并非欧亨利专有 3.在经历这一系列的变故后,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外貌变了没有? 找出表现外貌变化的语句 4.玛蒂尔德的性格变了没有?玛蒂尔德的性格中哪些变了?哪些没变? 结合语句,尤其是描写玛蒂尔德心理活动的语句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5.你认为作者莫泊桑更欣赏改变之前的玛蒂尔德还是之后的玛蒂尔德呢? 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