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84973

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下学期《小溪巴赫》教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404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华东师大,语文,高一,学期,小溪巴赫,教案
  • cover
《小溪巴赫》教案 【教材分析】 《小溪巴赫》是华东师大版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当代作家肖复兴。文章看似零散,但却用诗化、轻灵的语言将小溪、巴赫以及巴赫音乐三者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小溪”这个客观物象丰富的文化内涵,寄寓了作者对于巴赫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单元导语,可以发现本单元旨在让学生感受伟大人物的高尚品格,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激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止于对巴赫音乐成就的探索,更要注重对于其高尚品格的挖掘。 【学情分析】 高一(3)班是晋元高级中学的英语特色班。班级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这个班级女生较多,情感细腻,善于抓住文本细节,对于文本的理解比较透彻。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古典音乐的了解甚少,对于巴赫以及其音乐成就几乎一无所知,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与介绍。 【教学目标】 1.理解和领会小溪与巴赫及巴赫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 2.学习人物与意象相融合的写作手法。 3.认识巴赫精神及其音乐艺术的伟大之处,学习巴赫的坚韧、沉静和执着的精神,体会作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小溪、巴赫以及巴赫音乐三者的内在联系。 难点:从文本中感受、提炼巴赫的音乐成就及高尚品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预习 早读课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布置《小溪巴赫》学案(见附页)。 要求学生利用网络了解巴赫的生平及音乐成就。 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完成《小溪巴赫》学案(见附页)。 利用网络查找巴赫的相关资料,了解巴赫生平及相关成就。 通过朗读,使学生提前熟悉文章内容。 通过完成学案,使学生初步了解肖复兴与巴赫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找出学生的普遍困惑,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导入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要将它诉诸于文字是很难的,何况本文的作者肖复兴要写的还是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的伟大音乐家巴赫。他是怎样将无形的音乐描述出来,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巴赫的音乐世界的呢? 引发学生兴趣。 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巴赫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是伟大的、浩瀚的,可肖复兴为什么要称他为 “小溪巴赫”呢? ①巴赫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 ②巴赫的音乐像小溪,不被人注意,却永不消失,静谧安详、旷日持久。 ③巴赫的性格和品格像小溪,沉静内敛、坚韧执着。 通过理清思路可以看出,肖复兴通过“小溪”这个意象,化虚为实,将巴赫、巴赫的音乐和小溪三者巧妙地融合,赋予了“小溪”这个客观物象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描绘的过程中,表现作者对巴赫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通过理清文章思路,使学生领会小溪与巴赫及巴赫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学习人物与意象相融合的写作手法,为以后的写作提供思路。 适当补充巴赫生平。 细读课文 品味语言 1.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肖复兴的文字,你有何感受呢?找出具体的语句,在班内交流。 2. 补充“通感”这一修辞手法。 3. 播放《G弦上的咏叹调》,指导学生朗读文章最后三段,感受肖复兴的语言风格。 1. 诗化的、轻灵的、具有音乐美,也像小溪一样静静地流淌。 2. 自由发言,找出能突出表现肖复兴语言风格的句子并作简单赏析。 3. 配乐朗读,感受肖复兴诗化、轻灵的语言风格。 1. 通过朗读,感受作者轻灵、诗化的语言。 2. 初步掌握“通感”这一修辞手法。 拓展延伸 激发思维 播放巴赫的另一部作品《E大调前奏曲》,指导学生将脑海中想象的场景描述出来。 指导: ①尝试选取某一意象,化虚为实。 ②尝试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聆听音乐,组内交流,班内交流。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