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1.商周时期: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_____ ___”政策。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了 许多著名都会。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工商食 官 3.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 (1)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 (2)表现: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_____呈现 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4.宋元时期: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集镇、夜市兴盛,_____广泛流通 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丝绸之路 纸币 元代 5.明清时期: (1)_____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2)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3)_____在流通中的广泛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_____、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 帮。 商业市镇 白银 徽商 【情境在线】 右图是北宋“交子”的拓片。北宋“交子”在世界经济 史上有何地位?其对当时的商业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使用便利了 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二、城市的繁荣 1.城市的发展变化: 周秦迄唐代 宋代 市的 设立 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 分散于城市街巷,允许城郭和 乡村置市贸易,还出现_____、 晓市、草市等 市的 管理 设市令或_____管理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 夜市 市长 周秦迄唐代 宋代 城市 布局 实行整齐划一的_____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城市 功能 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坊市制 2.新型城市的崛起: (1)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_____城市走向繁荣。 (2)明清时期,除南北两京等传统大都会外,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 _____为盛。 沿海港口 江南地区 【情境在线】美国学者施坚雅对中国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中国发生了“中世纪城市革命”。分析“中世纪城市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出现了工商业市镇。 三、“重农抑商” 1.产生(战国时期): (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 _____的取向发生矛盾。 (2)措施:明确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 征商税。 中央集权 2.发展(汉代):_____“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 人购置土地。 3.松动(中唐以来):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_____政策。 4.强化(明清时期): (1)表现:对商业发展不采取鼓励政策,对商人进行盘剥;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2)影响: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_____的成长,导 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官商分利 新经济因素 汉高祖 【情境在线】下图是描述古代中国某一经济政策的漫画。 漫画体现了古代中国哪一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政策:重农抑商。根本目的:维护并巩固封建统治。 【助学助记】 1.中国古代商业的水平。古代中国的商业,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束缚与局限,整体水平并不高。 2.古代中国的“城”和“市”。古代中国“城”和“市”最初是分开的。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而“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后来“城”和“市”才合二为一,成为社会的中心,城市的商业功能也日渐显露。 3.正确认识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并非取消一切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朝仍然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 4.图示法认识古代中国城市的演变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1.唐代商业 史料一 唐高宗时,富商邹凤炽“邸店园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