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88579

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文言文之特殊句式(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59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1年,知识点,答案,练习,梳理,中考
  • cover
1126490010985500中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点梳理 55245260985专题导入 专题导入 语序小故事 故事一 1976年,周恩来同志逝世以后,张春满以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了,就暗示其上海的党羽贴出了“强烈要求张春桥当总理”的大幅标语。人民群众看了非常气愤,有人就在标语上作了个表示颠倒的符号,变成“张春桥强烈要求当总理”。这就是利用句子内部成份的颠倒变化,把这个“四人邦”的“狗头军师”的狼子野心及其同伙上演的“劝进”丑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故事二 1949年9月,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命令军统特务头子沈醉带领大批特务窜到云南,逮捕了九十多名爱国民主人士。正准备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将军连忙给蒋拍电报,为被捕的民主人士说情。蒋的回电只有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逭(逭:huàn逃避)。”卢接到电报,当即将电文给当过朱德同志老师的李根源先生看,与他商量对策。李先生看后,提笔将电文句序对调,变成了:“罪无可逭,情有可原。”这样一调,意思全变,由“情”可原,但“罪”不可宽恕,变成了“罪”虽不宽恕,但于“情”却可以原谅。于是,九十多名爱国民主人士便得救了。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语序的变换,竟产生了这么神奇的作用! (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翻译时应当注意语序的调换。) 8445552070知识详解 知识详解 -42735574930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 71120353695 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 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426720109220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可译为: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刘备天下枭雄。 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 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可译为:应当做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数之大观也。 可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以动词“为”代词“是”表示判断。 如: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这是和他们一样的。 判断句子特殊标志,需要记住。翻译时要注意一定要加判断动词。 总结 判断句 -28575457201、“……者,……也” “……,……也” “……,……者也” “……者……” “……者……者也”表示判断。 2、采用副词 “乃”“即”“则”“皆”“是”“城”“为” 等表示判断。 3.用为是表示判断 4.采用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41275292735 被动句 68135511430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 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 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 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