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89467

国际性大都市

日期:2025-05-18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3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国际性,大都市
  • cover
课 题 国际性大都市 课 时 总第 课时 课 型 新授 设计者 陈企挺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作为文明的中心-上海的城市特色。(2)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会评介自己所在的地区的城市乡村。(3)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过程与方法 利用已有的经验用网络收集反映上海对外对内的作用的信息,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国际大都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关注城市建设与发展。 教学重点 国际大都市的特色 教学难点 从国际性大都市特点,迁移到本地区域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问题情景切入 展示“世界地图” 展示有关上海的一组图片 引出“国际性大都市”的概念, 引起思考: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它具有哪些优势并从哪些方面来论证)。 学生判别城市、概括这类城市共有的特征让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上海让学生分析理解它的具体特征。 情景问题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一 教师提供视点:之一,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的历史发展(过去、现在、未来);之二,上海的经济面貌;之三,上海的对外交往;之四,上海的教育科技与市民素质;其他……明确学习职责:按小组分别讨论一个角度,并要作好讨论记录。时间15分钟。教师参与并指导各组讨论。 四组代表交流发言与补充。(教师参与点评)根据交流情况,作出适当的点评。并补充提供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学会合作精神,在交往中实现思想的共享。理解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优势。 小组合作探究二 洞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教师提示:是否能从上一个探究活动中得到一点启示?引导学生从上述探究过程得到启发。 各组代表交流。 (教师参与点评)教师点评,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综述与活动) 为洞头城市建设献一计。 结合乡土地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增强区域认同感。学会运用知识。 总结 总结本课内容。 学生完成知识归纳 回归教材,落实知识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批改时间 讲评时间 典型问题记录 纠改措施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