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09404

第三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 课件(图片版,56张PPT)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7354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三章,PPT,56张,图片,文化,课件
  • cover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马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污泥中。———马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夸美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马克思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马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污泥中。———马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夸美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马克思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圖局時 不言而喻 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 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戊戌变法历 时103天, 史称“百日 维新 光绪帝 无绪帝和 康有为、梁启 超在一起。   一、引言   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自我概念成为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各方面觉知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志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评价等等〔1〕。1976年,Shavelson等人研究证实,自我概念是一个多侧面的等级结构,主要包括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2〕。对于学业自我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有的从认知角度来界定,如Byrne认为,学业自我概念指个体在成就情境中对自己的知识和知觉〔3〕。有的从评价角度来界定:认为学业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对自己在学业任务中的表现或能力高低的评价。不过,目前多数心理学家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将学业自我概念定义为:学生对自己学业方面的特长、能力和知识形成的稳定的知觉和评价。本文认为学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学业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学业发展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在不同学业领域中的学业能力、成就、情感以及方法等的认知、体验和评价〔4〕。   成就目标定向,这个概念脱胎于“目标定向”概念,1978年Diener和Dweck〔5〕在一项关于青少年解决困难任务而失败的研究中发现,一些孩子在因为缺乏能力而导致任务失败的情况下会表现得更加自信,相信通过自己努力运用自己的技能和策略可以解决难题,即“控制”的反应模式;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表现出对任务的反感、厌倦并有退避倾向,即“无助”的反应模式。在解释时,Dweck和Elliott提出了这样的一种看法,认为出现上述的不同反应模式,原因可能是个体持有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这是“成就目标定向”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具有特定的占有优势的成就目标定向对个体的成就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会影响给定任务的效绩。   学业自我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学业动机,对学业行为和学业成绩产生影响,有研究发现,由不同学业经历所形成的不同的学业自我及其成就目标取向构成了影响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Dweck根据个体对智力与能力概念的理解不同,把个体在成就情境中主要追寻的成就目标分为掌握(学习)目标与成绩目标。具有掌握目标取向的个体,由于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掌握,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易形成较积极的学业自我;相反,具有成就目标取向的个体,由于更多关注于自己的能力是否充分及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易受到社会比较消极的影响,从而形成较低的学业自我。   本研究认为,学业自我与成就目标定向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探讨中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