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09814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教案-2.2 化学能与电能

日期:2024-11-2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3634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
  • cover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一课时) 课题:化学能与电能 课型:新课 课时:1学时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人民教育-出卷网-,2007年3月第3版,2011年4月第17次印刷。 教学设计内容: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 教材编排逻辑分析: ①“承前”、“启后”内容分析: 本知识点之前的相关内容 本知识点的核心内容 本知识点之后的相关内容 ①初中化学中的金属活动顺序;②氧化还原反应;③电解质溶液;④化学能与热能。 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③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①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②电解原理;③电化学基础。 ②本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人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1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问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之中。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一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③本知识点在教科书中的呈现特点: 本知识点安排在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之后,基于对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以及物理学上一些电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学习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本节是对上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补充和完善,其知识安排将理论与用途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本知识点的重要意义。 本知识点的学习中,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获得,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也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学习和构成条件的探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会得到提高,学生用科学探究方法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得到加强。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 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 学生特点: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池也有所了解,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原电池原理,但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利用生活中有关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物如各种电池作为学习素材以及动手设计实验,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三)教学设计思路: 以贺卡为主线,从学生熟悉的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导入,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通过学案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