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立体面具》 【基本信息】 教 材:上教版第十册 课 时:1课时 类 型:工艺制作 【教材分析】 内容出处:《立体面具》是上教版美术第十册第四单元“感受民间艺术”中第1课学习内容。 单元教法分析: 《感受民间艺术》单元 《立体面具》———用剪、贴、切、挖、拼等方法制作一个立体的面具。 《京剧脸谱》———用根据提供的脸谱纸裁模板,选择一个“主色脸”,绘制一个京剧脸谱造型。 《京剧盔头》———用描绘、剪、挖等技法,制作一个对称性纸材盔头造型。 本课核心知识技能:了解非洲面具文化,知道造型夸张、装饰性强的特点,用剪、贴、卷、折、刻、挖等综合纸工技法,制作非洲立体面具。 【学情分析】 学习经历:对五年级学生而言,面具并不陌生,他们在二年级时接触过彩泥塑造的《夸张的面具》,对面具的造型夸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二年级学过《快乐家庭》;三年级学过《我的小相框》、《多彩的窗帘》、《城市雕塑》;四年级学过《纸片的组合》、《纸卷造型》等纸立体造型,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纸工制作技能。 新知预判:学生用彩纸表现立体的、造型夸张的面具还是首次,对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非洲面具造型夸张、装饰性强的特点,教师通过微视频解读、课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尝试实践等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帮助学生明确制作的要点,体验学习立体纸艺的乐趣,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非洲面具造型夸张、装饰性强的特点,用剪、贴、卷、折、刻、挖等综合纸工技法,制作非洲立体面具。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讨论、制作活动中,分析面具的造型和装饰,学习面具夸张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面具的装饰美感,激发学习立体纸艺的兴趣,增进对世界艺术的了解,提高变废为宝的意识。 【教学重点】五官的夸张和立体表现 【教学难点】表现面具独特的装饰美感 【教学准备】教学范例、演示微视频、学生作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欣赏与导入 (一)教师演奏非洲鼓,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国家的特色音乐。 (二)引出非洲,师生共同欣赏戴面具舞蹈的照片。 (三)欣赏非洲木雕面具,学生交流对面具的了解与认识。 (四)揭示课题:非洲面具。 设计意图: 通过演奏非洲鼓,从不同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洲舞蹈照片赏析,了解非洲的传统习俗,引出学习内容———制作非洲面具。学生交流预学习体会,初步感受非洲的面具艺术。 二、回忆与尝试 (一)学生回顾二年级学习过的泥塑《夸张面具》,通过观察归纳出面具的特点:1.五官夸张 ;2.色彩鲜艳 ;3.装饰独特; (二)教师出示范作,学生比较与泥塑面具的差异。教师补充完整课题《非洲立体面具》。 (三)学生归纳出面具主要的脸型有:圆脸、尖脸、方脸。 (四)学生归纳制作立体脸型的方法: 1.确定脸型 2.剪出额头和颧骨两边的口子。 设计意图: 在观察与比较中,发现非洲面具夸张的表现手法。明确面具的基本脸型,并尝试制作立体面具脸型。在表演中发现人物的不同表情特征,并尝试为面具添加夸张表情,加强面具的独创性。 三、分析与归纳 (一)出示非洲人物肖像照片,学生观察归纳其特征,如黑皮肤、弯眉毛、厚嘴唇等,并与纸立体面具比较赏析,发现夸张的部位。 (二)出示人物的不同表情,感受表情的变化。 (三)欣赏教师演示微视频,明确立体眼睛、嘴巴的制作方法。 (四)教师现场演示鼻子的制作方法,知道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五)学生尝试夸张的粘贴五官。 (六)学生观察材料,并尝试用综合材料为面具装饰。 (七)观察面具的细节,发现用点、线、面的组合之美。 设计意图: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不同点、线、面装饰的美感以及发型、头饰、胡须、耳饰的装饰方法,并关注排列组合的变化之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