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24980

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16课 游动的鱼 教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0255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16课,游动
  • cover
第六册 第六单元 (有趣的彩墨画) 课题:游动的鱼 课时:1课时 -- 教材分析: 《游动的鱼》是《美术》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有趣的彩墨画》中的第二课。本课学习要求为:①知道画面布局的常用方法,初步学会对画面进行大小、聚散的构图安排。②运用中锋、侧锋用笔的方法表现游动的鱼。水墨画中的浓、淡、干湿、不同的运笔方式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教材中的多幅范例充分展现了不同的构图和各种用笔创作出的水墨画作品。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了解中国画中“留白”的美感,及画面聚散构图的安排,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上册的国画单元学习中,学生对国画中锋、侧锋、淡墨、浓墨等基本的笔墨运用已有了一些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加强并拓宽对于用笔用墨技能的实践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画面布局的常用方法,初步学会对画面进行大小、聚散的构图安排,运用中锋、侧锋用笔的方法表现游动的鱼。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实践过程中,学习大小、聚散布局变化及用深浅不同的墨与色表现鱼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大师的艺术表现风格,体会彩墨画的美感,激发学习彩墨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画面构图的大小、聚散安排 教学难点:中锋勾线、侧锋渲染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水、调色盘、国画颜料、鱼儿图片等 教具:毛笔、宣纸、墨汁、范画、课件等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示意图例 激趣导入 1.通过投影用大写意手法示范一条鱼的局部。问:画的是什么? 2.添画画完,问用了什么样的笔法? 3.师小结:用我们学过的中锋和侧锋可以画出鱼的样子以及破墨法。 4.出示课题:《鱼》 观看教师示范,猜猜老师画的内容。 回答用笔知识,中锋与侧锋,墨色浓淡有变化。 示范鱼的局部 添画成鱼儿 欣赏、发现 探究、交流 比较、尝试 1.投影欣赏书本33页大师作品:齐白石《长年大贵》,画家并没有画水,鱼儿却在水中游动起来,正是中国画中的“留白”的绝妙之处。 出示课题:《游动的鱼》 1.学生欣赏并朗读作品赏析部分。 2.留白就是画面中的空白部分。 2.教师出示用鱼教具摆的图和《长年大贵》做比较,请学生试着说出齐白石是如何安排画面中的鱼儿的。(可提示) 3.总结,画面中有大有小的鱼,有聚在一起,有分散开的。 2.深入研究大师作品,学生交流作品中的鱼的布局并说一说。 3.初步了解一幅画中鱼儿要有大小、聚散的安排。 4.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三种布局图,介绍说明。找学生分析书本上出示的范例都是哪种构图。 5.提供给学生不同形状的生宣纸张,学生用老师发给大家的小鱼学具尝试着摆摆看。 4.学生看教材33页有三种布局方法,说一说。 5.练一练。(拓展学生思维,巩固这节课重点知识,为下一步创作作品做准备。) 6. 教师给予指导和请学生在投影仪上进行反馈,共同总结:画面中鱼的大小、聚散安排,可使构图生动有变化。 (指明构图对一幅画的重要性) 教师示范 学生练习 二种鱼的作画步骤: 中锋勾画鱼形,侧锋调颜料渲染。 侧锋用墨色画鱼的身体,中锋勾画细节。 2.添画有趣的背景。 出示作业要求: 1. 画自己喜欢的鱼,构图有聚散、大小的变化。 2.用墨有深浅。 3. 添画水草、荷叶背景。 注意:使用毛笔时轻拿轻放,用完放回盘子,保持整洁。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学生观看,了解各种技法分别用在鱼的哪个部位。 1.学生实践。 展示评价 1.展示并欣赏学生作业。 2.教师点评。评价内容: 是否有聚有散,有大有小? 墨色是否有深浅变化? 学生自我介绍作品,并互评。 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