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29384

沪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16课 画画我的休息天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3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16课,画画
  • cover
课题 画画我的休息天 教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设计 知识与技能:知道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法。学会用大小、前后、遮挡的方法,表现人物活动的主次关系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范例、启发回忆的过程中,学习表现画面主次、前后关系的主题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己作品中内容和形式的美,增加对休息天有益活动的认识,增强对生活美的理解。 目标 制定依据 对学生状态分析 休息天的生活是儿童最盼望的,将休息天活动作为绘画的主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绘画欲望。儿童天真雅拙、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与想象画恰好吻合。 教学重点 用大小、前后、遮挡表现人物活动的主次关系 教学难点 人物的造型动态及活动情节的表现 教学 准备 课件制作 有课件 其他准备 学具:铅画纸、记号笔、油画棒等 教具: 范作、学生作品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忆与交流 1.出示班中一位学生休息天活动的照片(录像) 2.引导学生回忆 师问:你在双休日会做些什么?哪些令你开心难忘的? 生答:弹琴、练书法…… 3.揭示课题《画画我的休息天》 二、欣赏与发散 1.出示各种双休日活动照片(录像) 2.教师演示,选一活动 1)画主要人物的大致结构 2)动作有变化 3)添加道具 3.请一学生添加人物 4.教师继续示范 1)遮挡 2)前后 比较两画 3)大小 5.添加背景,完善画面 分析整张画面的处理 6.翻阅欣赏书本范画 分析作品,思考:画面是怎样表现人物主次关系的? 大小、前后、遮挡 三、构思与创作 1.学生讨论 思考:你打算画什么活动?突出什么人物? 交流自己的构思 2.作业要求: 1)能用大小、遮挡、前后的方法画出休息天活动的情节 2)人物有造型和动态的变化 3)画面饱满,创意表现 3.欣赏同龄人作品,感受同龄学生休息天的快乐生活及表现方法 构图的一些方式 4.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练习中根据师生建议、完善画面,完成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 1.创设“我的休息天”情境 2.每6人小组推荐2张优秀作业进行展示 3.学生教师互评,介绍自己或他人作品,说说感受 评价内容: 1)突出主题,主次清晰 2)人物造型、动态有变化 3)画面饱满,表现形式有创意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休息天,让它更有意义 五、拓展 用其它材料(软陶等)制作的作品 观看录像 学生回忆休息天所做的事情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学会观察生活以及表现画面的手法 学生讨论与构思 欣赏作品,学习表现手法 尝试练习 小组推荐展示 师生互评,交流感受 通过回忆休息天的开心、难忘的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先画主体部分,要求画大,清楚地画出主要人物在做什么。请学生上来“帮助”添加人物,力求完善构思。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如何用大小、前后、遮挡表现人物活动的主次关系。 问题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兴趣,交流他们的想法,即帮助学生解决如何构思。欣赏同龄人作品,感受同龄学生休息天快乐生活的同时,了解一些基本的构图方式。 大胆想象,学会表现画面中的主次关系 感受创作的乐趣,提高对生活的审美品位 拓展学生思路 教学后记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表现人物活动的主次关系,人物要体现大小、前后、遮挡。同学们想象很丰富,但在大小、前后、遮挡关系的表现上还需要多加练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