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32615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7课 立体交通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202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7课,立体
  • cover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班级 学科 美术 课题 立体交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立体交通所呈现的上下层次关系,能够用线条表现重叠与穿插的、有层次的立体交通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通景观,交流出行方法的过程中,学习用穿插的线条画出有层次交通场景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城市方便多样的交通,以及上下层次的立体美,激发对交通发展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上下层次“立体性”交通。 教学难点: 重叠与穿插的处理。 二、教材分析 《立体交通》是一年级第二学期《流畅的交通》单元中的第二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以彩笔描绘城市的交通场面,从中体会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想象交通的快速便捷,感受空间层次和前后上下表达关系,初步掌握构图、色彩的表达。能创造设计出欢快顺畅的交通线路,体现交通的立体网络。 三、学情分析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行人、车辆、道路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拥挤的道路得以改善。坐地铁、走高架、过大桥、乘磁悬浮、穿隧道……已成为现实,交通方式变得丰富多样、四通八达。本课《立体交通》,内容符合时代变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也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习交流,让学生更了解、更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城市。 四、教学设计思路: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欣赏入手,以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立交桥、地铁、火车等组成的现代立体交通,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能拓宽学生视野及思维,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 2.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以观察分析的方式解决重叠、穿插这一难点。以各类立交桥图片,着重启发学生通过桥层的加减法来丰富基础图形,使学生在以后画立交桥时能产生更多样的造型效果。在创意想象部分,引导学生寻找立交桥中隐藏的图案,从而设计出新颖独特的立交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交流与欣赏 1、欣赏导入: 出示图片:从城市景观图片中感受立交桥,引发学习兴趣。 你知道立体交通有哪些? 归纳: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隧道和立交桥构成了立体交通网络。 2、出示课题:立体交通 交流自己知道的立体交通:汽车、轮船、飞机……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 二、启发与想象 1、 引导学生观察: 从不同角度看看立交桥:俯视、仰视、平视 2、引导学生对空间层次感的理解: (1)示范画三层立交桥,请学生判断画画步骤的对错 (2)摆一摆:用不同颜色的纸条演示模拟道路的上下层次和遮挡、穿插关系。(教师提示先画最上面的,再逐层添加表现上下的遮挡关系。) 3、加背景,将作品添画完整。 4、游戏:找一找 画面里藏了什么? 教师归纳:多岔道立交桥的表现方式,提醒学生在设计立交桥时要满足周边环境和功能的需要。 1、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交桥 2、感受空间层次 (1)判断老师画三层立交桥的步骤的对错。 (2)摆一摆:用不同颜色的纸条演示模拟道路的上下层次和遮挡、穿插关系。 3、找到画面里藏着的数字8,太阳,眼睛,蝴蝶。 4、感受立交桥带来的四通八达的交通便利。 通过观察、体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安排,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三、创作与表现 1、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图片,并与同学一起赏析。 2、在分析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绘画表现。 (1)用穿插、重叠的线条表现有层次的立体交通。 (2)添加合适的背景:汽车、人物或景物,要与道路协调。 (3)注意色彩的搭配,通过色彩的运用突出道路的层次性。 (4)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想象添加地下、地面、高空等多层道路。 3、教师巡视并辅导 (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发现优秀、有创意的作品与大家分享,评析。) 与老师一起赏析同龄人的画。 按要求创作《立体交通》 通过作业要求引导学生有意识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