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用水测量时间 一、教材简析: 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钟。 教科书画了三幅水钟的图,说明了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利用流水的滴漏来计时的。可以让学生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利用滴漏来计时的。这样就可以引出下面环节,使学生对滴漏进行观察和研究。 第二部分:滴漏实验。 教科书首先让学生估计并观察从300毫升水中缓慢流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在瓶子中装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通过实验学生们会发现,如果孔的大小不改变,同样流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约1分钟左右)。 紧接着第二个活动是同样的瓶子装水,观察从300毫升水中,漏出10毫升、50毫升水分别需多少时间。这个活动,同样希望重复多次。如果忽略观测的各种误差,从300毫升水中流出10毫升水的时间,大致相当于流完100毫升水的十分之一;流掉50毫升水的时间差不多也是流完100毫升水的一半。至此,学生不难发现,利用流水是可以帮助我们“模糊”计时的。 教科书安排了第三个活动———推测并观察流完杯中全部的300毫升水需多少时间。通过观测,很显然流完全部的300毫升水的时间要大大超出仅流掉前100毫升水时间的3倍。而且,用肉眼也能很清楚地观察到,当瓶中的水越来越多时,水流越来越小,最后甚至会断断续续呈滴状。 水流的速度是在不断地变化的,那用水怎么计时啊?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关注古人有没有发现这一现象?他们是怎样让水保持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自然会再次关注古代的水钟,他们会找相应的资料去了解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二、教学背景: 在研究圭表与日晷后,学生会发现太阳光影之所以能够被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晚上怎么计时呢?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教科书将介绍学生认识两种水钟,一种是泄水型水钟,另一种是受水型水钟。在这一课中,学生将观察滴漏,推测并测量在瓶子中积聚10毫升和50毫升水分别需要的时间。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利用滴漏计时的原理。 三、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 ·记录100毫升水缓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根据100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时间,推测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的水流完需要的时间。 ·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来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心观察的重要性。 ·发展研究计时工具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认真的观测滴漏实验。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完成第一次滴漏实验操作。 教 学 准 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多媒体 一个能容纳300毫升水的塑料瓶子,一个量筒,铁架台,一个透明水杯,秒表。 瓶盖上扎的小孔以直径2毫米左右为宜。 教学流程 介绍古代水钟引出滴漏实验。 滴漏实验探究滴漏规律。 利用滴漏规律探求古代水钟奥秘。 活动设计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引入 我们前面研究了日晷、圭表等古代计时器,你知道古人还用什么来计时?(流水) 对,用水来测量时间(课件出示课题),这就是水钟,我们来见识一些古代水钟。(课件显示水钟图片) 古代大概有几种水钟?(受水型水钟、泄水型水钟) 怎么使用的?(学生看书上资料,回答)(课件显示受水型水钟、泄水型水钟及其用法) 古人怎么会想到用流水来计时的?流水与时间有什么联系或相似之处? 流水有规律吗?(学生讨论,答:流水的速度是固定的) 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揭开古人水钟的神秘面纱。 二、新授 1.猜测自制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