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338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28959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1课,繁荣
  • cover
(课件网) 战国 、秦、汉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隋、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 北魏 西魏—北周 东魏—北齐 ———隋 581 589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大西洋 印度洋 苏伊士运河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巴拿马运河 运河的开凿,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据史料记载,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修建运河。隋朝时期更是耗费巨资修建了京杭大运河 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呢?在本课的“导入框”中有一个故事: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州观赏。 那么,大运河的开凿真是隋炀帝专为看琼花而开通的吗?大运河究竟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重要作用?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带着这些问题,老师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走进隋朝这段繁荣而短暂历史。 1.隋文帝改革 隋文帝 杨坚 那么,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一个统一王朝是哪个吗?它又是怎样建立和统一的?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581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解释隋的来历),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在今天的江苏南京鸡鸣寺山坡下有一口“胭脂井”,谁知道它的来历? 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建立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370余年的“大一统”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秦汉、西晋之后第三次由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朝能够重新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客观条件: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主观条件是隋朝的强大。 隋文帝顺应历史发展,采取许多开创性的措施。他在位20多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 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障。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汴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重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强大的隋王朝仅37年、经历了两代皇帝就灭亡了,是大运河造成的吗?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追溯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长:二千多公里 三点:三个中心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 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