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 题 】 《彩色的名字》 【 课 型 】 造型 表现 【 教 材 】 上教版 【 年 级 】 一年级 【 课 时 】 1课时 【教材分析】 《彩色的名字》是上海教育-出卷网-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好看的颜色》中的一课,为造型表现类课程。本单元以色彩为主线,重点是色彩的认知与涂色,在之前的课程中小朋友对颜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字形结构的变化,在不规则的形状里进行涂色练习,同时还要进行颜色搭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在用线条、色彩进行平面组合时会有一定困难,但他们大都会写自己的名字,如果用自己的名字来组成一幅画,那肯定是一种亲切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字体结构变化的特点,尝试用拉长、相连笔画的方式分割画面,平涂的技法装饰自己的名字。 过程与方法:在在教师直观演示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学习用线条分割画面,用深浅色彩搭配绘画的方法,装饰自己的名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将名字变成画的快乐,增进同学间的了解,了解名字的含义,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深浅不同的色块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名字的结构变化 【教具学具】 学具: 油画棒、画纸、勾线笔 教具:油画棒、画纸、纸胶带、勾线笔、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让自己的名字更加有意义,让学生感受自己父母的爱。) 师:我们的名字都是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许。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装饰自己的名字。(揭示课题) 二、分析与感受 (一)名字结构的变化 1、欣赏一副名字画,请同学们猜猜是谁的名字。(让学生观察自己班级同学的名字,产生熟悉感并引起他们对这节课的兴趣。) 2、然后再出示一副规范的汉字,比较一下这两幅字有什么不同。(两幅不一样的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发现不同之处。) 3 、接着教师总结:名字的笔画延长、相连了。并出示板书。(强调教学的难点) 颜色的搭配。 1、欣赏画家米罗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习米罗的涂色方法。) 2、然后说说里面深浅各有什么颜色。(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加深对色彩知识的印象。) 2、与库尔贝的画比较,涂颜色有什么不同。(与库尔贝的画比较,更加直观地发现米罗涂色的方法。) 3、教师总结:深浅搭配,平涂色块。(强调教学的重点) 三、尝试与指导 1、教师示范三个字和两个字的名字并强调步骤:(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绘画的步骤,并且再次强调教学重难点。) (1)把名字写大,笔画延长、相连。 (2)用记号笔将名字加粗。 (3)在笔画分割的块面上平涂颜色,注意颜色深浅。 (4)快速出示两个字的名字画。 作业要求:画画自己彩色的名字。 1、笔画延长、相连并加粗。 2、平涂色块,深浅搭配。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并巡视。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品:同学出示作品并自我介绍。(让学生上台根据名字的涵义进行自我介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学生根据要求进行点评:(1)名字结构是否有变化。 (2)名字是否突出。 (3)颜色搭配是否合理。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对自己的名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大家动手装饰了自己美丽的名字。我们每位小朋友的名字都是爸爸妈妈对你们的期望,你们体会到爸爸妈妈对你们的爱了吗。 2 /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