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40953

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 第7课 树的联想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28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7课,联想
  • cover
7.树的联想 课题 7.树的联想 课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总目标为逐步熟悉和熟练运用美术材料,进一步丰富美术的表现语言,这一课是第三单元联想与添加。主要运用了替换想象的主题,引发学生通过类似物体的联想和迁移的思维方法进行的,而培养学生的这种想象方法,不仅是美术创作的需要,也是学习各类文化知识的手段,更是发挥学生想象的有效途径。 学 情 分 析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画大树已不再是什么难题。树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植物,因此,学生对大树太熟悉了,但是否真正自己观察过树的结构了呢?是否都能说出树的特征?选用替换想象的方法,创造神奇的树,使学生再次返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去发现,这比简单地画树效果要好多了,记忆也就牢固了。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树的结构及各部分形体特点,学会用其他有关的物体替代树干、 树枝和树叶,重新组合成一棵奇特的“树”。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了解树的共同特征和互相联系的过程中,学习想象替换的创 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事物间的密切联系,培养联想能力和大胆创意表现的能 力。 教 学 重 难 点 1、教学重点:根据树的结构及各部分形体特点选择替代物,表现一棵奇特的树。 2、教学难点:所选择的替代物之间要有联系。 学 具 准 备 学具:勾线笔、油画棒等 教具:教师范画、多媒体课件等 教 学 过 程(双边活动)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1、创设情境,给大家介绍认识一位小朋友———乐乐。 2、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乐乐家的树变成了什么? 3、揭示答案:乐乐家的树,树枝变成了棒球棒,树叶变成了棒球手套。 4、揭示课题:树的联想。 1、观看小动画。 2、讨论并回答。 3、观察思考。 1、用小动画吸引学生,贴合学生生活引出主题。 新授 (15分钟) 1、提问:能在这些想象画中找出替换树枝和替换树叶的东西吗? 2、归纳替换要点:树干粗壮、长形;树枝细长,由粗到细有变化;树叶小 3、教师演示范画:画一棵被辫子替换的树。提问:替换的过程是什么?教师小结替换的过程和方法。 开开口,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成为替换的事物? 4、小游戏:找一找。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替换的树,给这棵树找被替换的叶子。 教师提问:每一棵“树”中的两种替代物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提供参考图片资料:你认识这几对“好朋友”吗? 教师讲解作业过程: a.选择萝卜作为形象。 b.为萝卜想象出与之关联的小兔子形象 7、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1、学生观察并回答。拓展思维。 2、观察思考。 3、观看教师演示,回答问题,与老师一起小结替换过程。回答问题。 4、做小游戏,思考两种替代物之间的联系。 5、了解替代物的“好朋友”关系。 6、了解作业制作过程。 7、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1、拓展思维,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替换例子,建立学习的信心。 2、总结要点。 3、示范绘画的替换过称,让学生明白替换原理。 4、在游戏中思考,替换物之间的关系。 5、强调替换物的关系特点。 6、最后以实例讲解作业过程。 7、学生学习优秀作业。 制作实践 (15分钟) 作业要求: a.根据树的生长规律,用树干的替代物,由粗到细,由下到上,逐层替代。 b.将树叶的替代物,按树叶的生长方式画到树上。 2、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的问题: ★用流畅的、饱满的弧线来画。 ★如替换物体是硬直的线条,可以进行变化,变成弧线。 1、根据作业要求完成作业。 1、将理解的知识融汇在实践中。 展示与评价 (5分钟) 1、展示作业。 2、挑选部分作业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分析优缺点 3、互评: ★树干、数枝和树叶的替代物品是否有相关的联系。 ★树的造型饱满,符合树的结构和特征。 ★色彩协调、鲜明,能突出树形。 分组展示作业,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