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o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玩泥巴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属于 学科 美术 年级 1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是以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采用多媒体展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玩一玩、揉一揉、捏一捏,初步体验、感知、了解泥巴的特性,学生体验造型的乐趣,激发学习泥塑的兴趣。 教学依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支架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通过课上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分析探究,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假设并加以验证;再到针对性的把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最后教师总结归纳方法技能完成建构。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泥塑主题课业的第一课时。本课旨在让学生动手玩一玩、揉一揉、捏一捏、闻一闻泥巴,充分利用触觉、视觉、嗅觉等感官,通过图像识读等初步体验、感知、了解泥巴的柔软性、可塑性和重量感,知道“泥”是造型艺术中一种可塑的材料。引导学生在玩中尝试团、捏、揉、压、盘等泥塑基本方法,通过美术表现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地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二年级上册《好看的器物》作好塑造技能的铺垫,形成顺畅的衔接。 学生情况: 小学学生天性爱玩,喜欢动手制作,故本课时更强调游戏性,体现玩中学,通过造型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泥巴是学生从小就喜欢玩耍的一种自然材料,可塑性很强,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各种充满想象力和创造行为的体验。使学生掌握一部分基本的泥塑技法,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弄脏手和桌面等部分的问题,届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之后的泥塑课打好技能、习惯和兴趣的三重基础。 教学方式:情景展示、微课示范 教学手段:多媒体PPT、投影仪 技术准备:PPT、微课视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泥巴是自然界中具有可塑性的造型媒材,初步体验、感知泥的可塑性,并了解几种玩泥的方法。 技能: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尝试、体验并学会团、捏、揉、压、盘等泥塑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方法进行简单的造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玩泥过程的体验与探究,促进学生对造型媒材的感知能力,发展造型表现能力。在交流赏评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和集体活动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大胆的实践精神与创造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泥材的可塑性,大胆体验、尝试不同的玩泥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泥巴的可塑性,结合各种方法塑造有趣的造型。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提出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抽桌里边是什么? 请每个同学从袋子里取出一块泥巴。 说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4.请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小组讨论、分享。 教师总结学生的方法。 6.引出课题———玩泥巴。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玩泥巴。 学生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视频中的同学在为什么活动做准备? 学生查看、回答:陶泥。 学生取出泥巴,提出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 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泥巴把手弄脏。 包装袋把桌子弄脏。 取出的泥巴不规整。 学生再次实践,探究、寻找解决以上问题的方式方法。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组与组之间分享经验。 创设情境,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通过设计让学生自主尝试的环节,形成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本环节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通过探究实践、小组间交流分享的过程,解决问题。 从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泥塑课堂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达到教学目的。 引出课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