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64482

沪教版(2015)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测量--多和少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207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教版,2015,二年级,下册,科学
  • cover
多和少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测量方法比较局限,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实用的测量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测量中学会规范测量。 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比较液体多少,学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多少。 学生通过学习,将从观察、比较、测量中体验、了解并掌握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从而在往后的探究活动中能熟练运用工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自行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容器中液体的多少。 2、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和实践,设计实验探究液体的多少。 通过观察与实践,正确测量液体的多少。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比较液体的多少”实验设计中乐于探究与合作。 2、在测量液体多少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耐心细致观察的习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准确读取量筒上的数据 难点:学会准确读取量筒上的数据 四、教学准备 1、学生:量筒、烧杯、不同的容器3个、抹布、染色液体、3个一次性塑料杯 2、教师:不同大小的量筒、烧杯、染色液体、不同的容器3个、抹布、有刻度的物品、3个一次性塑料杯 五、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猜猜:三个不同容器中的水多水少。 情景模拟:引起学生对“水多水少”的思考。 用游戏“猜一猜”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活动一 实验:不同容器中液体的多少比较 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探究比较不同容器中液体的多少。 实验、观察:不同容器中液体的多少比较(用三个同样的容器) 交流:实验结果 引导:在学生小组讨论时,巡视指导,并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引导学生找出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 巡视指导 板书:多与少 总结:不同容器中相同高低的水位,倒在相同杯中的水位高低不同。且在杯中水位高的说明水多,水位低的说明水少。 每组桌面上放了一些关于此项实验的器材,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此外,鼓励学生思考尝试其他的实验设计,开阔自己的思路。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意识与能力。 在巡视指导环节中,关注学生实验操作的严谨性,鼓励严谨操作的小组,以此激励其他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操作态度。 活动二 测量:用量筒精确测量液体的多少 交流:如何精确测量液体的多少,用什么工具? 了解:量筒的单位和量程。 演示倒水:水从杯中倒到量筒中。 演示观测:量筒液体多少。 阅读书本、思考、交流:如何正确用量筒精确测量液体的多少? 观看:操作视频 实验:用量筒精确测量液体的多少。 交流:读数。 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板书:量筒。 归纳总结:单位ml,量程指不能超过的测量范围。 板书:ml 介绍:烧杯的用法。 引导:通过测量读数的不一样,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方法产生疑问。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眼睛要与量筒内的液面平,且读数要以凹型液面中央最低处为准,这样读出的数据最准确。 介绍:重点内容停下,稍微突出一下。 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及闪光点。对于问题,适当指正。 强调、提示:正确测量方法。 刚刚探究的是“比较多少”,现在提一个“具体多少”的问题,过渡自然,同时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之前知道量筒,但不真正了解它,通过对量筒的探讨,逐步提高科学实验严谨的意识。 请学生尝试直接倒水入量筒,学生必须非常小心翼翼,不然水可能会洒出来。通过烧杯的介绍,学生对操作规范性加深了印象。 逐步养成观察细致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量筒精确测量的方法,加深印象。 视频,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帮助学生对正确测量的认识 ,并巩固记忆。 扩展引深,联系生活实际 思考、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有刻度? 补充说明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板书: 多和少 毫升 量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