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6602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14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版新课,七年级,下册,一课,繁盛
  • cover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课题: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习目标: 【知识】 学习并掌握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导入框中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投影课题。 利用朝代歌,明确本课的历史线索,导入新课。 板书: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本课就是学习隋唐的开始隋朝。上册历史我们学到南北朝并立,南朝是宋、齐、梁、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学课本2-3页“南北重归统一”,完成下面的问题: 1、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2、南北重归统一于哪一年?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3、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以及原因是什么? 继续自学课本4页 “大运河的开通”,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时间、路线、作用? 2、讨论并完成课本底4页动脑筋一? 阅读课本5页小字及黑体字,相信你能完成下面的问题: 1、隋朝大运河分为哪四段? 2、讨论并完成动脑筋二? 三、解疑释疑,拓展升华。 1、我的疑问: 解答: 2、老师质疑: (1)历史上的秦朝与隋朝有哪些相同之处? (2)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综合考虑;目的、作用等)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3、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4、活动与探究 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思路: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5、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们谁说的对 你怎么看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四、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我的收获:1、简要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 ① 国家统一 ② 经济繁荣 ③ 大运河开通 一时: 二世而亡,共38年581~618 老师归纳总结。 隋朝的统一 实现统一的原因: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②长期分裂割据,人们渴望统一 ③南朝陈统治的腐朽 ④隋建立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经过: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统一。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