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67521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 地理 必修一 第五章 第二节土壤课件(26张ppt)+视频+教案+测试

日期:2024-05-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69次 大小:315734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2021,土壤,教案,视频,ppt,26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的第二节土壤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学习目标】 1.地理实践力:观察、识别与土壤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区域认知:结合各地土壤标本,知道影响该地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3.综合思维: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说明土壤的发育过程。 4.人地协调观:认识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2.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土壤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每位同学的课桌上放置着三种土壤,其中两种来自校园的不同区域,一种来自距学校4公里外的黄河边,你能区分它们分别来自哪里吗?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土壤。 二、新课讲授 1.观察土壤 (1)介绍土壤的概念 A.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对土壤的观察,说出土壤的概念,明确其组成成分。 B.出示课件: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C.补充知识:土壤四种组成成分的理想占比及其重要性 D.想一想:野外如何判断土壤? E.出示课件: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2)土壤颜色 A.提问学生知道哪些颜色的土壤,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进行补充。 B.教师播放“天安门社稷坛五色土”的视频,展示社稷坛的五色土,并让学生思考土壤为何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C.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时间为1分钟。 D.学生讨论结束后,请学生尝试解释土壤颜色成因。 E.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并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加深其对土壤颜色成因的认识。 (3)土壤质地 A.通过触摸的方式体验不同土壤的手感,同时,学生动手参与土壤的透水性实验,直观识别不同土壤。 B.根据教材89页内容,请学生对三种土壤进行分类,指出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壤类型。 C.分类完毕,请三个小组派代表说明三种土壤的特点。 D.教师进行总结补充,明确土壤质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4)土壤剖面构造 通过图示法、课本内容、土壤剖面标本多角度展示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的剖面构造。 每小组派代表介绍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的特点、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的特点,并进行比较,得出有人为干预的土壤具有极大的不同。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 A.学生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讨论,时间3分钟。 B.学生展示: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阐述五大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气候】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总体而言,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地貌】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