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68547

沪教版(2015)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7 热胀冷缩-铁轨的缝隙

日期:2025-11-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50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2015,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cover
7、热胀冷缩 第一课时 铁轨的缝隙 (对应教材第66~67页)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知道铁、铜等固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通过讨论,尝试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 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特性。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证明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教学准备: 活动名称 教具 学具 活动一 实验:铁片和铜球的热胀冷缩 铁片、木板、铁钉、酒精灯、火柴 固体体胀实验装置、酒精灯、火柴 活动二 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p67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实验:铁片和铜球的热胀冷缩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讨论:火车铁轨的连接处为什么要留有缝隙。 观察:铁片热胀冷缩的演示实验。 交流: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解释:火车铁轨的连接处为什么要留有缝隙。 预测:其它金属如铜有没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铜球的热胀冷缩。 交流: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教师实验时可让学生预想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将实验条件与自然界天气条件联系起来。 让学生根据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活动二 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教材图片p67。 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讨论:火车车轮的耐磨圈是怎样套上的。 总结:固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要求学生讲述图片现象。 提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教师应先介绍耐磨圈的作用。 教学建议: 铁片热胀冷缩的实验也可由学生操作。 在做铜球热胀冷缩实验时,为安全和便于操作,教材实验图解中特意将铁环拆下。实验前教师应根据烧杯和水的高度调节好铜球的高度,实验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将铜球放入冷水时,脸不要靠近烧杯。 教师也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关于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并进行解释。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