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镜子和镜片(4课时) 第一课时 各种各样的镜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各种镜子。 了解镜子的不同种类。 方法与过程: 1、通过比较、观察实验,认识几种主要的镜子类型:平面镜(偶镜)、凸面镜、凹面镜。 2、通过讨论与交流,了解不同镜子的主要特点。 3、运用镜子做游戏,了解不同镜子的成像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对各种镜子的认识过程中引发了探究各种镜子作用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认识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了解不同镜子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垫板、镜面贴纸(银色即时贴)、活动作业、偶镜、凸面镜、凹面镜 2、教师:实物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视频《球面镜的应用》; FLASH课件《镜子》、PPT《镜子和镜片》、缺鼻子娃娃图片、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观察:用镜子看出整个蝴蝶的样子 请大家把书翻到24页,我们一起来观察书上的蝴蝶图片。(生观察) 不用笔画,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看到完整的一只蝴蝶?(学生思考)(可以用镜子)那我们试试看用镜子怎么看。(学生试验将镜子一边靠着半只蝴蝶,另一半就显示在镜子里形成一只完整的蝴蝶。) 小结:镜子能照出半只蝴蝶的样子,我们眼睛就能拼接出整个蝴蝶的样子了。 4、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镜子》。(ppt) 【策略说明: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其他工具如:笔、剪刀、镜子等,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最便捷的工具,使这只蝴蝶变的完整。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使用镜子的方法,发现能把书上半只蝴蝶的图片变完整,而且是最快,最好的方法。】 活动二 实验:平面镜的作用 (出示一个缺鼻子的娃娃)我们有什么办法背对着娃娃,将他的鼻子粘上去?(学生讨论) 我们知道可以借助镜子的反射,将娃娃的鼻子粘上去,是什么道理?(学生讨论) 小结:我们说平面镜中的像具有大小一样,但方向相反的特点。 出示偶镜:我们知道一面镜子中只有一个像,现在我们用两面镜子,这两面镜子有一边是连着的,可以折叠,这种镜子叫偶镜。下面请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橡皮,我们用偶镜来看这个橡皮,同时调节偶镜的角度,看看我们能看到几个相同的图像。(生实验观察) 请大家把《活动记录》翻到第9页,我们把偶镜放在作业上,根据作业所给的角度调整偶镜,观察偶净重的小球,计算小球在镜子里的数量。(学生用偶镜观察活动,交流,师巡视指导) 小结:用偶镜折叠成不同角度,镜面中出现图像的数量也不相同。 7、播放PPT《镜子和镜片》分析小结。 8、我们再来看一看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播放视频《平面镜》) 【策略说明:通过游戏将平面镜的原理进行学习,同时利用偶镜游戏,来了解偶镜折叠成不同角度会出现多个图像的特点。可以根据作业上的提示进行实验,由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被照物与镜面的距离有差异,因此答案有可能参差不齐,可以经过讨论解决。】 活动三 观察:各种各样的镜子 (播放视频《各种各样的镜子》)通过这段视频资料,同学们说说在我们的生活的镜子有那些特点?(学生讨论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镜子,他们一般有三种类型: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镜子各有不同的特点与作用。我们来看看视频的介绍。(播放视频《球面镜》) 小结:我们把表面平的叫做平面镜,而表面凹的我们叫做凹面镜,表面凸的我们叫做凸面镜。(板书) 平面镜照出的样子和物体原来一样,凹面镜照出的样子表面会拉长,凸面镜照出的样子表面凸出来的。 【策略说明:通过借助视屏资料介绍三种镜子,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镜子外形不同;作用也各部相同,在教学中教师不用特别强调三种镜子的具体情况,只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了解三种镜子的各自特点。】 活动四 制作:可弯折的镜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