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81974

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 第12课 夸张的面具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33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12课,夸张
  • cover
第三册 第五单元 彩泥变变变 课题名称:夸张的面具 教学类别:泥工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上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第三册第五单元“彩泥变变变” 中的第一课《夸张的面具》。本课通过彩泥制作面具的创意想象,逐步熟悉和熟练运用美术材料,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了解面具独有的特征与作用,增强学生装饰生活的意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喜欢玩彩泥,动手能力相对一年级时,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对彩泥的基本技法,团、捏、搓、压、刻等基本技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于面具,尤其是民俗风味浓厚的面具,因为生活中并不多见,学生自然会产生新奇的感觉,有尝试制作的欲望。彩泥和面具的结合,肯定会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想动手试试的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夸张变形的一般造型特点,并学习运用泥工技能,塑造不同造型的面 具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与讨论的过程中,掌握运用泥工对形象进行夸张变形的表现方 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夸张变形的艺术美,增强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夸张变形的规律,发挥想象创造面具。 教学难点:面具五官夸张的表现。 【教学策略】 采用图片导入,通过不同地域的面具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与自主尝试,探索出夸张的表现方法。主要以学生的自我尝试为主,教师的示范为辅,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夸张的面具,学会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 学具:彩泥、泥工工具等 教具:彩泥、展示板、课件、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不同地区类型的面具 (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感受面具的艺术美,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交流在哪些场合见过面具?出示民间面具的多种造型。 3、学生了解面具的作用。 教师总结:驱邪降魔威吓、祭祀、辟邪、表演装饰为主等。 4、引入并揭题:试着用彩泥做一个面具! ? ? (板书:面具)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欣赏,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 活动一:学生了解什么是夸张,尝试做五官 1、学生打开书本,第12课《夸张的面具》,学生齐读。 师问:找一找这些面具都夸张在哪儿?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补题:夸张的) 教师示范制作脸型,脸型太小不利于添加五官 示范小结:压一压、捏一捏、拉一拉 (可以是不同形状)。脸形大,更便于添加五官。 学生自主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五官进行制作,教师巡视观察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尝试用已学过的泥工技巧大胆制作五官) 4、展示学生制作的五官,回忆泥工技巧,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运用捏、团、搓、压...... 做出泥点(点)、泥条(线)、泥片(面)) 活动二:师生合作完成作品,小组合作完成夸张的面具 1、探讨面具的制作步骤。 1.个别学生交流制作步骤。2.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步骤边示范。? (1)教师做脸型。(脸型形状各异,面积大容易添加五官) (2)学生贴五官。(五官夸张,色彩鲜艳,团、搓、捏……) (3)巧装饰。 (运用工具点缀) (设计意图:师生示范时边渗透色彩方面的知识边讲解泥工技能。师生合作,了解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并且促进师生感情,平等交流学习的机会。) 2、师生合作完成作品,添加点缀装饰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不同方法装扮面具的了解和把握,激发学生创意表现。) 三、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 作业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一张夸张的面具 作业要求: (1)面具造型要夸张; (2)色彩对比要强烈; (3)面具完整巧装饰。 学生创作,作品欣赏,美化面具。教师巡视。 学生优秀作品欣赏,拓宽美化面具的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同龄学生作品,探讨、掌握面具的制作步骤,同时在探究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