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9129

1.1人类环境第二课时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0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类,环境,第二,课时
    甸垛中学13届高二地理导学案 (环境保护) 日期:_____ 总课题 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课 题 第一节 人 类 环 境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2 主备人 李 伟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说出环境的概念及分类,举例说明环境与资源、生态的相互关系。2、举例说明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观。3、通过对环境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学 习重难点 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 学 习 内 容 学习思考 第2课时[课前预学]三、环境与人类的关系1、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态度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0世纪60年代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用图示法阐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内圆表示占据一定空间的_____,内、外圆之间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_____。(2)箭头①②指人类通过_____活动,从环境中获取_____。(3)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_____的形式排放到_____中去。(4)箭头⑤、⑦指人类通过_____和_____活动对_____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_____,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_____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_____能力,排放____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_____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5)箭头⑥、⑧指环境把它受到的_____的影响,_____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有的是_____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有的是_____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合作研学]活动1: 据图1-1-18,分析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活动2:阅读教材第9页活动,各举出一些实例,说明人类对环境施加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分析环境又是如何将这些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的。[体系梳理][课堂固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地关系历史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2、 造成城市水域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污水过多,造成水体缺氧 B.污水过多,造成鱼饵匮乏 C.有毒的物质进入水体 D.污水过多,水温升高 “牧童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3~4题。3.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 A.土地荒漠化 B.大气污染 C.温室效应 D.破坏性地震4.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①刀耕火种,毁林开荒②南水北调发展生产③围湖造田,开垦荒山④发展工业,随意排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6.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原因有 ( ) A.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用水量增多,地表水减少 D.大量湿地改为鱼塘,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7.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列植被指示环境正确的是 ( ) A.睡莲———水湿环境 B.茶树———平原 C.椰树———热带海岛 D.骆驼刺———湿润环境8.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大量开垦耕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B.生态系统日益简单和脆弱C.江、河、湖、海受污染 D.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9.人类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