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95389

粤教粤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 火山的喷发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276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教粤科,2017,五年级,下册,科学
  • cover
火山喷发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2)认识地球内部构造。 (3)通过化学实验模拟火山喷发。 (4)了解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探究: 通过探究和模拟实验,认识地球内部构造与火山喷发现象。 科学态度: (1)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实证精神。 (2)尝试辩证看待事物的方法,体会灾害也具有利弊两面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内部主要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的。 (2)了解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致使地幔中的岩浆流出地表所产生的地质活动。 (3)能利用小苏打与白醋反应模拟火山喷发并探究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 认识地球内部活动与火山喷发之间的因果关系。 (2)探究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的科学原理。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磁性模具,熟鸡蛋等。 实验材料:沙子、塑料瓶、托盘、一次性手套、碗勺、小苏打、白醋、红墨水、滴管、烧杯等, (3) 任务驱动所需要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海尔兄弟”科学故事片《火山岛》。 提问:视频中发生的自然现象叫什么?你之前对此现象都有哪些了解? 交流: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及时肯定和补充。 思考:火山喷发现象是怎样发生的?与地球内部活动又有怎样的联系? 引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有关火山喷发的奥秘。 二、主题探究 (一)活动1: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及其活动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吗? 播放: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科教片。 交流:观看完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陈述看法。 小结:地球内部结构就像鸡蛋,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岩浆位于下地幔。 活动:请学生代表选择讲台上的磁性教具来板演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并正确指明岩浆的位置。其他同学更正并补充。 提问:位于地球内部的岩浆为何会从地表喷出形成火山爆发?猜猜看原因是什么? 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并就猜测的原因阐述各自的理由。 引导:大家各抒己见,下面我们一起来探寻火山喷发的奥秘。 活动:学生观看科教片《揭秘火山喷发》,并分组研讨。 小结:地幔中的岩浆在地球内部强大压力的作用下会从薄弱的地表喷出于是就形成了火山喷发现象,同时由于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挤压破坏,又会引发地震现象。 (二)活动2:制作火山模型 提问:大家想想看科教片中的火山结构像什么形状? 引导: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之前,首先要制作火山模型。先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这个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操作:教师发放材料,然后指导学生用沙子砌出“火山”形状,同时强调不要将沙子落入到瓶子当中。 (三)活动3:认识“火山喷发”的实验材料 引导:在开始模拟实验之前,首先引导学生认识两种关键的实验材料,小苏打和白醋。 任务:1.引导学生运用“看和闻”的办法来了解小苏打是一种“白色无气味”的粉末状物质。2.引导学生运用同样办法来辨别白醋具有“无色透明有刺鼻性气味”等特征。3.师生共同总结小苏打和白醋在生活中的诸多用途,比如白醋具有酸性,常被当作佐料用于烹饪。小苏打具有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中可被用于烹饪和去污等。 (四)活动4:“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准备:先观看“火山喷发实验”相关微课视频,然后教师再发放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用小勺将小苏打灌入塑料瓶,再用滴管将红色墨水加入白醋摇匀。 提问:为何要在白醋中加入红墨水?其作用是什么? 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白醋加入到瓶子中,看到不断有红色液体泡沫从瓶内冒出。 思考:猜猜看这些液体泡沫是什么?又是如何产生的?你将如何来证实自己的猜测? 活动:观看“检测生成物二氧化碳气体”的微课实验视频,师生共同探究上述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总结:1.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二氧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