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9712

【打包上传】语文:第5单元课文全解(4份)(语文版九下)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601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文,文版,4份,全解,单元,打包
    18.南州六月荔枝丹 本文是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普作品,准确、翔实的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作了一般性介绍。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晖《荔枝》诗中的句子。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一、词语积累 缯 (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绡(xiāo):生丝织的绸子。 醴(lǐ)酪(lào):甜酒和奶酪。酪,半凝固状的乳制食品。 不了了之:用不去了结的办法去了结。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这里没有贬义,是说认真钻研的精神。 绛(jiàng):深红色。 渣滓(zǐ):物品提出精华之后剩下的东西。 龟(jūn)裂:呈现许多裂纹。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兼  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花  期:植物开花的时期。 完全花:花的四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俱全的花。 花  序: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前者如聚伞花序,后者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 阙  下:即都下,指宋王朝的首都开封。阙,本来是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又泛指帝王的宫殿。 造  化:自然,天然。 幅  员:领土面积。幅,宽度;员,周围。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啖(dàn):吃。 萌蘖(niè):指植物长出新芽。萌,生萌,发芽。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二、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1901年生,浙江省海宁县人。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编辑。他创作、编写、翻译了29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普通鸟类》《鸟类概论》《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1980年出版《生物学碎锦》,《南州六月荔枝丹》即选自该书。 三、内容结构 (一)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1-10) 1.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1) 2.荔枝的形态特点(2-9) ① 荔枝的外部形态(2-5) A.荔枝外壳构造 B.荔枝外壳的颜色 C.荔枝的形状 D.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② 荔枝的内部构造(6-9) A.荔枝的壳膜 B.荔枝的果肉 C.荔枝的贮藏 D.荔枝的果核 3.荔枝的花(10) (二)主要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11-13) 1.荔枝的产地分布 2.古代的荔枝书谱 3.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限 (三)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14) 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 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四、简明精确,科学性强。 本文在介绍荔枝的科学知识时,十分注意简明精确,科学性强。它处处使用确凿的事实和具体数字来加以说明,并且不断纠正古代有关知识不确切的地方。 例如,白居易诗中说“壳如红缯”,作者说这是诗人的比喻,缯是丝织物,光亮滑润,而其实荔枝壳是“粗糙”的。白居易说“膜如紫绡”,作者指出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又指出《咏荔枝膜》的诗句只是诗人的夸张说法。在讲到荔枝肉时,又从植物学观点指出,这不是果肉,而是“假种皮”,真正的果肉是丢弃的那层膜。作者通过调查、观察、考证,用科学的态度,不断纠正古人有关记载荔枝的知识上不确切或错误之处,使之更符合事实,保证了传授知识的准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