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000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题西林壁 3(长春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22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西林,长春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1题西林壁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二、基础知识 缘:左右结构,第四笔是竖折。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3.教学突破点: 用简笔画来理解诗行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诗中哲理。 四、教法设计 (一)导入: 齐背《望庐山瀑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它有关的 古诗,齐读课题。《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大家对苏轼了解吗? (二)学习古诗: 1.知诗人,解诗题 (1)请大家再来读一读题目,看看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 (2)师解释题目的意思。 (3)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大家自己来读一读。 (4)画节奏,朗读。 2.抓字眼,明大意 (1)看看我们跟着苏轼游览庐山时都看到了些什么?自己再来读读,边读边想古诗的意思,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2)读第一行,解释一下。 (3)画连绵起伏的群山,高耸入云的山峰。画简笔画朗读 (节奏、慢、气势,真有气势,我仿佛看到那直插云霄的高峰。)。庐山不仅横看侧看不同,接下来诗人又有发现。 (4)第二行谁来读一读,并解释一下。 诗人观察庐山的位置变了,看到的是各不相同的景色。 (5)指导朗读。 (6)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看到的景色(所见)。 为什么看到的庐山千姿百态? 古诗的最后两行给了我们答案。指读,再读。 3.想意境,悟诗情 (1)谁来说说后两行的意思,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2)生读全诗,谈体会。 诗人为什么说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呢?结合这首诗说说。 (3)看山如此,看事和看人也一样。所以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 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最后让我们带着感情,带着对诗句的理解,齐读全诗。 五、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察效果 不同。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