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1013

历史必修二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岳麓版][课件]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211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必修,3课,区域经济,重心,南移
  • cover
(课件网) 2011年2月19日,中国铁路春运旅客发送量突破713.3万人,创下铁路单日客流历史最高纪录。一年一度的春运,经常为外电形容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 思考:春节时期人口为什么会发生大规模的迁移? 人口大迁移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要是古代发生这种事情会有什么影响呢?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1.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区域经济 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 经济重心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夫山西饶材、竹、榖、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较也。 ———《史记·货殖列传》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哪几大经济区? 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经济区 地理位置 特点 形成原因 山东 黄河流域—鲁冀豫(崤函分界) 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 山西 黄河流域—关中河西、巴蜀 江南 长江以南 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 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龙门碣石以北 山东、山西以北(塞内、塞外) 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2、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1)区域的多样性 ———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上的特点。 (2)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想一想:上述概况反映了当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请思考:江南地区是如何从落后、荒凉变成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的? 正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并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才使得江南变得如诗如画。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一曰天(天灾),二曰官(政府的徭役),三曰军(供给军队物资),四曰钱(高利贷),五曰愚(经营不善)。” 请思考:历史上中原人口有几次大的迁徙?具体是什么? 时间:两晋时期 原因: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 影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人口纷纷向南方迁徙。 1、三次南迁高潮 (1)第一次高潮 八王之乱 指291~306年爆发的一场西晋皇室内部争权夺位的战争。参加这场混战的是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音yóng)、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和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一共有八个诸侯王,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的乱事。晋初重行分封,终致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 《永嘉行》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旋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唐)张籍 (2)第二次高潮 时间:唐朝中期 原因:安史之乱 影响: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安史之乱形势图 靖康之乱 1126年,金人攻破汴京;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及许多百姓俘虏押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 3、第三次高潮 历史上,中原人口几次大迁徙的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