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旋加速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回旋加速器”是《磁场》一章中“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规律”的典型应用,这部分知识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回旋加速器作为一种高科技的实验设备,学生往往对其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意识的让学生到当今科学的前沿“圣地”去涉足一番,也将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培养志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回旋加速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并能解决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体验自主设计回旋加速器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自主设计回旋加速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通过介绍我国在高能粒子研究领域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回旋加速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它的工作原理。 2、难点:利用物理知识逐步探究设计回旋加速器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把探究式学习提到了学习方式的核心地位高度,但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种转变是能否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重要问题。 本节课教材的编写是平铺直叙的介绍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和结构,回旋加速器虽然是一种高科技的实验设备,但其原理和结构并不复杂,学生完全有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设计出回旋加速器模型。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让学生从所学的电磁场知识出发,以探究设计高能粒子加速器为目标,辅之以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出”回旋加速器。这样处理,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对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和结构的理解将更加深刻,而且理论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将同时得以训练和培养;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以适当的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引入 1、创设情景,提出探究问题:设计高能加速器。 师:在现代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人们用能量很高的带电粒子作为“炮弹”,去轰击各种原子核,以观察它们的变化规律。怎样才能在实验室大量地生产高能粒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题。让我们以探索者的身份,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设计一种用来加速粒子、从而产生高能粒子的加速器。师: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带电粒子加速? 以加速器的重要应用导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要求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进入角色,旨在将他们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 新课 2、学生从自身原有的知识出发设计直线电场加速器。 (学生可以答出利用电场来加速带电粒子。请学生画出,见图1)师:根据图示条件,带电粒子加速后获得多少能量?(学生由动能定理可求得:EK=mv2/2=qU)师:由上式可以看出,要获得高能量的带电粒子,就必须尽量提高加速电压U,但我们知道实际能达到的加速电压是有限的,约为几百万伏,那么得到的粒子的能量也只有几兆电子伏,那么,我们能不能再改进我们的装置,使带电粒子获得更大的能量呢?(学生可以想到用多个加速电场,让粒子逐一穿过它们获得持续的加速。) 问题是探索的中心,疑问是思维的源头。教学中及时、巧妙的设疑,是教师主导作用重要的体现。 3、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论和教师的设疑,完善直线加速器的设计。 师:(画出板图2)大家认为这样有道理吗?(学生思考讨论后可能有不同意见如下,若没有则教师可提示学生从这两个方面思考。)有道理,依次加速最后的总能量可以达到EK=nqU,只要增加电场的数目n,就可以使粒子获得足够大的能量。不可能获得高能量的粒子,从图上看,相邻的加速电场中间,还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