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17030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31647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 cover
课题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成就,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导入新课 利用留声机导入新课: 留声机是一种用来放送唱片录音的电动设备;是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77年发明。留声机唱片能较简易地大量复制,放音时间也比大多数筒形录音介质长,因此,留声机被称为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留声机种类有盒式留声机、台式大喇叭、立式留声机、柜式留声机、专业发烧友留声机。 讲授新课 一、电的应用 1.背景 史料1 史料2 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资本国际化准备了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呈现):(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2.电的应用 史料1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人们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史料2 电力方面的显著成就。 史料3 通讯工具的发明。 史料4 爱迪生的主要发明:碱性电池、普用印刷机、改良打字机、留声机、碳丝灯泡、第一所中央发电厂、大型碎石机、传真电报、有声电影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水底潜望镜等。 史料5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教师: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有哪些优点? 学生:电力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使用方便,清洁高效,价格便宜。蒸汽污染大、消耗大。 教师:结合上述史料信息,说说人类开始进入什么时代? 学生: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燃机的发明过程。 归纳整理: 发明物 时间 国家 发明人 名称 内燃机 1876年 德国 奥托 煤气内燃机 1883年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德国 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提示: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2.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这一时期的交通工具。 3.结合上述发明创造,总结内燃机发明的意义。 提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解意义】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阅读教材,了解化学工业产生的概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