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实现方案和评价设计 第一节 工艺 第一课时 认识工艺 ◎教材分析 本节为第四章“实现方案和评价设计”的第一节,说明工艺是真正将方案变为实物作品(产品)的基础,工艺的优良影响方案的实现效果。本节设置了工艺厂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工艺的基本含义,重点介绍了常见的工艺与工具的使用,设置了实践体验的任务以加深学生对工艺的理解和运用,从案例和实践中体会工匠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很少了解到生活中各种物品、产品或者艺术品后的加工方法和过程,对加工工具、工艺感兴趣,愿意动手体验和学习。在实际课堂中,每个学生操作的速度、效果都不一致,出现没有正确操作等问题,需要老师进一步对应指导,也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见工艺 2.了解常用的工具、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能选择合适的工艺并正确安全地操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工艺的含义,了解常见的工艺,了解工艺背后的文化和智慧。 2、过程与方法 ①以设问引入工艺的课题,以生活案例讨论启迪; ②以观察实物和PPT图片分析,师生互动,课堂讨论; ③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工艺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了解工艺含义到明白工艺处处存在我们生活中。知道工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技术会产生不同的产品,工艺的好坏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良好的技术理念和素养。 ②感受工匠精神对技术制造质量的独特作用,体会工艺的优质对成品的重要性,形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 4、核心素养 ①技术意识:了解工艺的含义与种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解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培养基本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意识。 ②技术手段:学会材料基本加工方法;能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全地操作。 ③物化能力: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能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或更换方案;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④技术交流与评价:了解设计交流的意义和方式;学会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能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评价,学会写评价报告。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重点 工艺的含义,常见工艺种类 ◎教学难点 工匠精神 ◎教学准备 收集辅助教学的相关案例、教学图片素材,设计好教学课件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上一章学习了整个设计方案的制订过程,接下来我们将把纸上的设计方案、草图变为实物或者作品。在我们亲自动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平时常见的产品或者传统工艺品都是怎么做的,一般有哪些工序?使用了哪些工具和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这些工具?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运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是有讲究的,制作作品要动手更要动脑,正确选择工具和方法将会事半功倍。 下面一起观看一段视频,边看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工匠精神? 2.“工”是什么含义?制作过程中又集合了哪些“工”? 3.视频中出现了的工具有哪些是你见过的? 4.视频中的手艺传承人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看完整个视频,思考自己的宣传灯的制作,先做哪部分,再做那部分,有怎样的工序? 讨论与思考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学习“大国工匠”的事迹,并相互讨论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我们的时代在呼唤工匠精神。 二、什么是工艺 不管是在手工时代还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中,一件产品的问世往往经过许多道工序。我们把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称作工艺。加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材料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