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25176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0682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教案
  • cover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21河南卫视春晚的一档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刷爆了人们的朋友圈,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节目中14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盛唐别样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讲授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贞观之治” (1)读材料和教材,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存百姓,以民为本 太宗治国措施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以他很重视选官和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 材料二:太宗尝谓公卿曰:“...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 6985235585 材料三: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4)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二、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本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为大周圣神皇帝,并自以“曌”字为名。 教师总结: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为唐朝做出了重大贡献。 武则天的政绩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3、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三 开元盛世 唐玄宗(685~762年) 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712~756年在位。 他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713-741) 后期年号为天宝(742-756) 1.出现的时期: 唐玄宗统治前期 2.出现原因: (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的辅佐。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表现: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唐玄宗)思欲弃末敦本,阜俗安人...急于务农。不夺人时...宽赋敛,节征徭,使天下为无事也。 ———《唐大诏令集》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合作探究:比较唐玄宗和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这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什么启发? (1)相同之处: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励精图治,整顿吏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